期刊文献+

中国文学的形象思维诞生于《诗经》论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中国文学"形象思维"研究领域出现了三种错误观点:(1)仅仅将形象思维视为作家艺术家表达思想的"表现方法";(2)否认形象思维作为文学的一种主要思维方式的独立存在性质;(3)认为"形象思维"是一个外来词汇。以上三种观点均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形象思维"既不是一个外来词汇,也不是一个从外国引进的文艺理论概念,它是中国文学的一种主要思维方式。早在《诗经》中已出现了形象思维方式。在《诗经》文本里,这种思维方式主要有三个突出特点:(1)普遍注重了独特意象的精心选取与引比联类的巧妙利用;(2)以借代、借喻和象征为代表的修辞手法的娴熟使用;(3)双声叠韵、叠词、联绵词、咏叹词的句法模式和重章易词、反复咏唱的章法模式的有机运用。三者相辅相成,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形象思维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光彩熠熠地屹立于世界古典文学宝库里,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 郑志强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9-214,共6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钱发平..诗经的历史[M],2006.
  • 2高凯.形象思维辨[J].社会科学战线,1978(3):296-304. 被引量:2
  • 3袁行霈著..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04.
  • 4章宏伟主编..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辞典[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866.
  • 5何洛,周忠厚.评《形象思维再续谈》[J].文学评论,1980(5):55-63. 被引量:37
  • 6朱光潜著..诗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311.
  • 7易孟醇,易维著..诗人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48.
  • 8陈望道著..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294.
  • 9童庆炳,马新国主编,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编..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新编 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087.

共引文献3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