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疲劳试验及其试验技术
出处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1990年第4期52-54,共3页
Physical T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Part A:Physical Testing)
-
1尹为恺,张晓青,廖钟亮,彭文屹.疲劳及影响疲劳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J].洪都科技,1994(3):24-29. 被引量:4
-
2Y.J.Park,王泽华.钼对球铁和蠕铁热疲劳性能的影响[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1989(5):18-23.
-
3陈福泰,吕晓春,李贵才.几种材料低周疲劳特性的试验研究[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94,34(1):7-9.
-
4于杰,金志浩.冲击和非冲击疲劳载荷下裂纹扩展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0,26(2):14-18. 被引量:1
-
5衡莉琼,施爱国.氧含量对齿轮钢材料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J].二汽科技,1990(2):29-31.
-
6杜云海,丁遂栋,韩连元,孟庆波.两种结构钢板焊接头的基础疲劳曲线[J].郑州工学院学报,1994,15(2):80-87.
-
7朱永刚,刘桂森.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剖析[J].金属制品,1993,19(5):27-32. 被引量:8
-
8高桦.多轴疲劳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4,8(1):6-13. 被引量:3
-
9王涛,王荣,刘洋.时效处理对22Gr双相不锈钢机械性能的影响[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10,31(1):17-19. 被引量:4
-
10神尾昭,姜廷禄.低周疲劳试验中焊接缺陷的声发射监测[J].无损检测,1989,11(1):2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