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周作人的儒释观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周作人认为自己的思想"半是儒家半释家",但长期以来,人们很少正视儒家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对他的思想、创作、人生道路的复杂影响,亦很少研究他这种独特的儒释观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语境以及它独特的思想内涵。本文认为,强调中国文化的根基是儒家而非儒教,自觉地解构儒家思想中的宗教性光环,并以佛教中反本体论的中观思想改造儒家的中庸思想,使原始儒家中富于理性和人道的思想精华真正发挥出来,形成既有中华文化之特色,又顺应世界潮流的新文明,是周作人儒家思想的最大特色,也是他对中国现代启蒙思想的最主要贡献。
作者 哈迎飞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20,共6页 Literary Review
基金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项目代号20080440113) 广东省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代号08GL-03) 广州市社科联项目(08SKL11) 广州市教育局项目(08B121)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9

  • 1舒芜著..周作人的是非功过[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615.
  • 2钱理群..读周作人[M],2001.
  • 3周作人.《五秩自寿诗》[J].人间世,1934,. 被引量:5
  • 4周作人.《过去的工作》,《过去的工作》,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5页. 被引量:3
  • 5周作人.《两个鬼的文章》,《过去的工作》,第90页. 被引量:1
  • 6周作人.《我的杂学》[A].周作人自编文集.《苦口甘口》[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新版.第77页. 被引量:14
  • 7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文论之失》,张铁荣,陈子善编.《周作人集外文》(上),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年,第38-58页. 被引量:1
  • 8周作人.《整理抽屉》,《知堂集外文<亦报>随笔》,岳麓书社,1988年,第759页. 被引量:1
  • 9周作人.《谈文字狱》,《秉烛后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6__107页. 被引量:3
  • 10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331.

共引文献86

同被引文献28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