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高校科协开展工作新思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科技工作者供职机构的不同,可将科技工作者分为政府及其事业单位中的科技工作者、企业中的科技工作者和非营利组织中的科技工作者,在政府组织中,科技人员除直接进入政府机构成为公务员外,还进入了政府投资建立的国家、地方科研机构和工程研发中心、高校及高攀亲所属的研究机构、有关的事业单位等机构,这是科学技术岗位设置的主要部门,是中国相当数量科技工作者的组织机构。
作者
卢燕
机构地区
新疆师范大学科研处
出处
《科协论坛》
2009年第9期42-43,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Association Forum
关键词
高校科协
科技工作者
政府机构
地方科研机构
事业单位
政府组织
非营利组织
科技人员
分类号
G316 [文化科学]
G644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3
1
邓楠.
进一步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J]
.求是,2009(5):54-56.
被引量:2
2
彭涛,王忠,韩连庆.
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的系统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2):59-62.
被引量:8
3
何国祥.
科技工作者的界定及内涵[J]
.科技导报,2008,26(12):96-97.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朱效民.
试论科学家科普角色的转变及其评估[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2):77-81.
被引量:19
2
樊春良.
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新探[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16(5):38-44.
被引量:20
3
贾向桐,张立静.
论大科学时代科学家的社会责任[J]
.求实,2005(8):38-41.
被引量:13
4
游战洪,刘钝.
论帕格沃什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其意义[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24(4):345-363.
被引量:9
5
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M].殷登祥,等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9-82.
被引量:10
6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许良英,范岱年,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340-344.
被引量:1
7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9-10.
被引量:2
8
美国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科学研究中的负责行为[M].刘华杰,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123.
被引量:1
9
刘大椿.在真与善之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23.
被引量:1
10
徐冠华.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科学家及符方面专家在科技决策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N].科技日报,20D7-05-0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2
1
单艺斌,鲁洪燕,贾玮.
女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国内外研究概述[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6):326-327.
被引量:1
2
陈文涛,桑青松,梅芳芳.
安徽省科技工作者生活质量与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J]
.大众科技,2009,11(4):211-213.
被引量:2
3
向扬,廖桂芳.
对科协及其基层组织法律地位的思考[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42-45.
被引量:3
4
赵玲,李全喜.
研究机构科技工作者人力资源状况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2):173-176.
被引量:2
5
何国祥.
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模式[J]
.中国科技论坛,2010(7):118-122.
被引量:3
6
李科.
近十年我国学界关于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研究回顾与前瞻[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5):25-30.
被引量:3
7
韩晋芳.
科技工作者:科技社团成员研究[J]
.学会,2012(4):12-15.
8
李全喜.
对高校科技工作者党建工作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以北京部分高校为例[J]
.甘肃理论学刊,2012(3):154-160.
被引量:4
9
陆根书,孙海鹰,李科,王海晨,畅蕙蕊.
中国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意识基本特征分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5):110-119.
被引量:4
10
李全喜.
党性认同缺失对高校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的影响[J]
.天中学刊,2012,27(4):68-70.
同被引文献
7
1
程晓红,葛万锋.
高校科协对促进科技发展的作用探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47-50.
被引量:6
2
吴丹,曹桂华.
高校科协发展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
.学会,2009(9):33-36.
被引量:10
3
向扬,廖桂芳.
对科协及其基层组织法律地位的思考[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42-45.
被引量:3
4
李逢春.
高校科协的性质、任务和作用及运行模式研究[J]
.科技信息,2009(36):44-44.
被引量:5
5
高校科协理论与实践探索[J]
.科协论坛,2002,17(2):32-34.
被引量:1
6
胡文富,李英,蒋志红,严美琼.
高校科协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力量[J]
.科协论坛,2002,17(9):34-37.
被引量:1
7
许红星,袁彤.
论高校科协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J]
.武汉纺织工学院学报,2003,16(3):104-10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彭涛,何国祥.
高校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制约问题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0(9):117-120.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彭涛,柏坤,何国祥.
高校科协组织治理结构理论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1(6):107-111.
被引量:4
2
沈必胜.
关于高校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组织归属感的调查与思考[J]
.学会,2014(6):23-27.
被引量:1
3
康智勇,王小艺,罗超,孙宝国.
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与管理模式[J]
.中国高校科技,2014(12):17-19.
被引量:4
4
高宏斌,付敬玲,胡俊平.
高校科普研究进展[J]
.科技与企业,2015,0(4):186-188.
被引量:5
5
张立志,逄锐.
基于创新教育的大学生科技组织建设的思考研究[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2):163-164.
6
李国梁.
高校科协组织运行规律及其管理启示[J]
.中国高校科技,2015(11):25-27.
被引量:5
7
冯立超,刘国亮,张汇川.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高校科协联盟的组织模式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8(12):16-27.
被引量:2
8
周辉,陶珑月,杨天琼,顾嘉诚,汪佳佳.
新时代下大学生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J]
.学会,2018(12):48-55.
9
徐丽萍,张君飞,单立楠.
提升高校科协组织有效性的基本路径探讨[J]
.今日科技,2019,0(6):60-60.
被引量:3
1
宋箭,许光升,张建华.
加快地方科研院所改革的思考[J]
.安徽科技,1998(9):12-12.
2
路甬祥.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J]
.国际人才交流,1998(10):1-1.
3
赵亨淮.
地方科研机构深化改革之我见[J]
.中国软科学,1996(5):56-59.
被引量:1
4
沈司勤.
试论地方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J]
.安徽科技,1998(9):10-11.
5
牛学甫.
地方科研机构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山西科技,1996,11(2):36-37.
6
台水产试验所加强渔业试验研究[J]
.厦门科技,1991(3):44-45.
7
张碧晖.
地方科研院所改革必须面向市场[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4,15(9):5-7.
被引量:1
8
地方科研机构深化体制改革的现实思考[J]
.科研管理,1990,11(3):30-34.
9
亢海燕,陈银秀.
地方科研院所的结构调整问题及建议[J]
.价值工程,1998(2):8-9.
10
冯启旭,张安南,郭锦荣,周善元.
地方科技机构组织结构调整与建设的理性思考[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4,15(11):30-32.
科协论坛
200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