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五四时期群众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五四时期群众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开始结合。群众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视角,是马克思主义战胜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因素,是中国先进分子实现世界观转变的实践动力。它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促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大众化,促使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去。
作者
谭献民
谢开贤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59,共3页
Seeker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BDJ02-04)
关键词
五四时期
群众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先进分子
分类号
K2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1
《董必武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61年10月10日.
被引量:1
2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J].新青年,1918,5.
被引量:7
3
彭璜在.《1921年1月新民学会新年会上的发言》,《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2号).
被引量:1
4
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1926年.
被引量:1
5
瞿秋白.《饿乡纪程》,1920年.
被引量:1
6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每周评论(第31号)》,1919年7月20目.
被引量:1
7
张东荪.《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时事新报》1920年11月6日.
被引量:8
8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每周评论》1919年8月19日.
被引量:8
9
李大钊.《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J].评论之评论,1921,(1).
被引量:10
10
蔡和森.《关于中国革命问题致毛泽东同志的两封信》,《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第3集),1921年1月.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5
1
鞠健.
五四时期瞿秋白的政治信仰新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28-30.
2
王也扬.
论中国踏上马克思主义之路——世纪之交,侧重于思想史的回顾[J]
.史学理论研究,2001(4):5-19.
3
张永.
20世纪20年代各政治派别对社会主义模式的态度及对大革命影响[J]
.求索,2006(4):193-197.
4
周良书.
中共创建时期党内的几次争论[J]
.安徽史学,2006(3):32-37.
被引量:2
5
范颖.
《民众的大联合》的撰著语境及基本观念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2006(3):184-187.
6
江旺龙,马克锋.
梁启超多元合作化思考与中国现代化道路抉择[J]
.天津社会科学,2006(5):128-132.
7
徐勇,刘义强.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特点探讨[J]
.政治学研究,2006(4):32-41.
被引量:47
8
张宝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早期历程[J]
.中国社会科学,2008(2):140-151.
被引量:10
9
谢征.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
.社会科学战线,2008(12):239-240.
10
陈扬勇.
《共同纲领》与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确立[J]
.党的文献,2009(4):19-2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0
1
肖铁肩,张相国.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化[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21-22.
被引量:4
2
单孝虹.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4):119-122.
被引量:2
3
刘金如.
马克思主义传入湖南的主要途径[J]
.求索,2006(10):146-148.
被引量:1
4
孙大为.
中俄马克思主义传播之比较[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36(1):128-131.
被引量:6
5
曹金国,王玉贵.
恽代英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重要贡献——以利群书社为中心[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1):13-18.
被引量:9
6
李方祥.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特点[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37-41.
被引量:4
7
梁严冰.
马克思主义在陕北的早期传播及其党团组织的建立[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3):23-27.
被引量:11
8
贺金莲.
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文化因素[J]
.求索,2007(7):119-120.
被引量:3
9
李军林.
大众传媒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作用[J]
.当代传播,2007(5):14-18.
被引量:15
10
童小彪,陈金龙.
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典作家纪念活动为中心的考察[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40-4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陈云云,焦绍鑫.
2006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若干问题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286-288.
1
章开沅.
学术自由与社会科学的繁荣[J]
.江汉论坛,1985(4):14-14.
被引量:1
2
陈欣德.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传播[J]
.社会科学探索,1989(2):58-61.
被引量:4
3
祝福恩.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介与文化场问题[J]
.社会科学,1987(8):7-10.
被引量:2
4
要重视社会科学的研究——兼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J]
.浙江学刊,1981(1):5-7.
5
魏知信.
青年毛泽东世界观转变的过程和特点[J]
.江苏社会科学,1989(3):66-71.
6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三年总目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9(4):98-100.
7
郑强胜.
五四文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传播[J]
.中州学刊,1989(6):102-105.
8
徐行.
二十世纪初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19-24.
9
陈晓霞.
正确评价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进程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J]
.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2,4(1):46-49.
10
夏乃儒.
关于中国哲学发展的源与流[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9(1):13-18.
求索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