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普通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校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七个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大学毕业生。
作者
张根柱
尚玄
机构地区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26期129-129,共1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七个相结合
分类号
G7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1
钟莲云,吴伯麟,廖海达,张楠,田静燕,罗诗松,龙贞昌,彭稳.
科技活动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2007,4(31):150-151.
被引量:15
2
徐杰.
构建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机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8):45-47.
被引量:5
3
李嘉曾.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7):62-64.
被引量:13
4
闫海燕,龚建立.
论高校科技人才激励环境优化[J]
.科技管理研究,2001,21(2):60-62.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刘海燕.
科技人员发展环境优化模式探讨[J]
.中国科技论坛,1995(4):39-41.
被引量:2
2
郑绍派.复印报刊资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3
[2]Martin Trow :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Paris,June,1973.
被引量:1
4
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44.
被引量:24
5
以评促建 ,提高南京化工大学科研机构层次[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被引量:1
6
加藤与五郎.科学与独创.科学出版社,1981.9
被引量:1
7
巴申.基础研究的效率.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7
被引量:1
8
J.D.贝纳尔著,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1982.
被引量:1
9
于衍平.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模式[J]
.科研管理,1997,18(6):38-45.
被引量:27
10
李嘉曾.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趋势综述[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22(3):7-10.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36
1
刘博联.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与就业研究[J]
.大家,2012(10):164-164.
2
邱鸣.
高校人才引进工作问题分析[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6):833-835.
被引量:4
3
区莹.
高校科技人才激励途径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3):50-51.
被引量:1
4
汤伟钢,赵黎明.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MMTT模式[J]
.价值工程,2006,25(3):39-42.
被引量:13
5
陈桂云,殷实.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基础课程质量评价体系[J]
.中国农业教育,2006,7(4):30-32.
被引量:1
6
胡长生.
高校创新创业的促进因素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8(4):68-71.
被引量:2
7
汤伟钢,赵黎明.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孵化”模式[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84-287.
被引量:3
8
彭晓辉.
关于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问题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7(10Z):266-267.
被引量:1
9
邓春梅,刘焰余.
对美国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和借鉴[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0(4):164-166.
被引量:11
10
邵云飞,乔宏,唐小我.
研究型大学培养学生创新人才的差异化培育模式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1(1):6-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6
1
潘柏松,柴国钟,秦宝荣,陈勇.
机械工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S2):40-43.
被引量:12
2
周晓梅,刘跃华,罗志勇.
浅析“创新基金”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2):120-122.
被引量:10
3
周家伦.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2006(5):38-40.
被引量:153
4
吴文勇,李和平,等.基于赛事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10).
被引量:1
5
王松武,刘文智,李海波.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20-22.
被引量:37
6
孙贝贝.
从科学发展观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9,25(3):15-15.
被引量:1
7
余亮,余丹.
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4):27-28.
被引量:3
8
黎志华.
创新人才素质特征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改革[J]
.大学(研究),2007(3):43-45.
被引量:17
9
章熙春,马卫华,蒋兴华.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3):79-83.
被引量:73
10
沙爱霞.
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职业时空,2011,7(9):125-127.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5
1
李燕,俞贤辉.
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
.文教资料,2010(14):198-199.
被引量:10
2
鲁敏,王洪坤.
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J]
.农业网络信息,2011(5):131-132.
被引量:5
3
植林,陈萍丽,郭钟宁.
基于科技竞赛的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科教文汇,2012(18):43-44.
4
金敏.
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文学教育(中),2015,0(4):97-97.
5
束建芳,冯武卫.
以学科竞赛为契机促进机械类实践教学改革[J]
.科教导刊,2018(6):97-9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丁璞.
机械学科以赛促学创新创业实践课探索与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1(8):175-176.
被引量:1
2
钱归归,孙晓雷.
混合学习环境下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分析[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73-75.
3
徐九春,蒋丽芬.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
.江苏社会科学,2012(S1):77-80.
被引量:3
4
刘毓.
论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3):103-105.
被引量:3
5
沙爱霞.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兴趣调查及对策——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6):139-141.
被引量:2
6
沙爱霞.
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职业时空,2011,7(9):125-127.
被引量:14
7
陈海卫,范圣耀.
关于大学生工程训练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5):49-51.
被引量:5
8
刘海隆,刘兵.
依靠科研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22(6):29-31.
被引量:5
9
党保生.
课程整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内涵的培养[J]
.经济师,2013(2):150-150.
10
朱向东,臧克江,葛宜元,薛迪.
基于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下的教育体系创立[J]
.前沿,2013(11):123-124.
被引量:3
1
曹红战.
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96-96.
2
曾爱民.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9):225-225.
被引量:1
3
徐敏,修辉平,徐琼燕.
基于项目化教学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30):40-40.
被引量:1
4
王启云,陈二柱.
国内外成教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比较[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6):99-101.
被引量:2
5
李春来.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路径探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0(4):1-3.
被引量:7
6
温静.
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44-46.
被引量:2
7
王瑞荣.
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
.对外经贸,2012(9):125-127.
被引量:3
8
安波.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以专业为依托,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J]
.科教文汇,2015(19):82-83.
被引量:2
9
魏素珍,王燕.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质量[J]
.教育与职业,2009(26):28-30.
被引量:10
10
徐培凌.
对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调研[J]
.职教论坛,2012,28(11):95-96.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 第2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