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以“光”为例探讨文学原型的形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文学批评中.原型是个很重要的概念.这些在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形象,不仅蕴含传统象征及隐喻意义,更能反映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这些思维活动。本文以“光”的原型意象为例,简单探讨文学中原型发展演变的过程,并以此反证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同时解释原型能够作为各文化之间可以传播的传统象征及隐喻的缘由,从而显示出建立在原型基础上的文学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学的合理性。
作者 沈晓妮
出处 《文教资料》 2009年第25期6-7,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加)诺思罗普·弗莱(NorthropFrye)著,陈慧等译.批评的剖析[M].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 被引量:1
  • 2(瑞士)荣格(Carl,Gustav,Jung)著,冯川,苏克译..荣格文集 让我们重返精神的家园[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648.
  • 3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460.
  • 4EdithHamilton.Mythology[]..1969 被引量: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