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60-261,共2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参考文献3
-
1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7页. 被引量:4
-
2汤因比.《汤因比文粹》,香港:南粤出版社,1980年,第121页. 被引量:1
-
3葛荣晋.《儒道智慧与现代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0
-
1张锡勤.中国传统的贵和精神与和谐社会构建[J].学习与探索,2006(1):99-102. 被引量:9
-
2郭建宁.传统“和”文化与现代新思维——文化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J].学术研究,2006(11):32-36. 被引量:8
-
3郑亚伟.弘扬儒家“和谐”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江淮论坛,2006(6):89-93. 被引量:4
-
4李承.继承与升华:“和”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政治学研究,2007(1):77-83. 被引量:3
-
5陈中浙.和谐社会的儒家哲学基础——以荀子“群居和一”的政治理想为中心[J].哲学研究,2007(5):44-52. 被引量:7
-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被引量:128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8 被引量:465
-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1140
-
9卢美华.仁道: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对儒学道德价值观基本精神的现代思考[J].学术交流,2009(12):50-53. 被引量:2
-
10徐平华,周国琴.传统“和治”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前沿,2010(15):14-17. 被引量:3
-
1梁晶晶.浅谈“中庸”与和谐社会建设[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4(3):3-3.
-
2周建新.阅读的色彩[J].阅读,2013(3):1-1.
-
3刘鄂培.中国哲学的起源及其特征[J].甘肃社会科学,1993(1):55-57. 被引量:1
-
4方军.“原本天人,参连相因”——王符“天人之际”思想略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6):12-15.
-
5冯娟.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及启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3):215-216. 被引量:1
-
6秦晓波,郭秀丽.儒家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5):8-10. 被引量:5
-
7董晓丽.柏拉图论人的生存之限与超越之路[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6):18-21.
-
8潘志锋.近20年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3(4):226-230. 被引量:20
-
9孟妍.近20年关于先秦儒道“天人关系”问题的研究[J].知识经济,2008(12):167-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