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伤逝》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很多论者在论述《伤逝》的时候,都是侧重于论述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及其社会根源。却鲜有论者把《伤逝》的主题与当代大学生谈恋观爱观结合去论述。鲁迅在小说中对恋爱婚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既赞扬了子君和涓生对恋爱自由,也指出了涓生的生存困境与子君错位的恋爱观导致了他们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本文对《伤逝》主题的再认识并将其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比较论述,旨在引发当代大学生对恋爱观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
敖荣祥
机构地区
东莞理工学院
出处
《南方论刊》
2009年第8期85-88,共4页
关键词
《伤逝》
大学生
恋爱观
比较
分类号
I21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谢有顺.
当代小说的叙事前景[J]
.文学评论,2009(1):98-103.
被引量:20
2
王雅琴.
选择了,却没有承担选择后的能力——也谈鲁迅《伤逝》中子君的悲剧[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8):29-30.
被引量:1
3
郑阿平.
爱有尽时:《伤逝》悲剧新解[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1,8(1):68-72.
被引量:3
4
韩光惠..大学语文与文学欣赏[M],2004.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谢有顺.
追问诗歌的精神来历——从诗歌集《出生地》说起[J]
.文艺争鸣,2007(4):91-95.
被引量:13
2
老舍.《我怎样写短篇小说》,引自《老合全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被引量:2
3
叶灵凤.《谈现代的短篇小说》,引自《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被引量:1
4
迈克尔·伍德.《沉默之子:论当代小说》,顾钧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页.
被引量:1
5
[5]丸尾常喜(日本)."人"与"鬼"的纠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205
被引量:1
6
[6]茅盾.茅盾全集·女作家丁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434
被引量:1
7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被引量:55
8
米兰·昆德拉 余中先译.《被背叛的遗嘱》[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3页.
被引量:16
9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被引量:5
10
瓦尔特·本雅明.《讲故事的人》,《本雅明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7页.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21
1
张文莉.
坠入天上的深渊——从《伤逝》中子君的悲剧说开去[J]
.滨州学院学报,2006,22(4):40-43.
被引量:3
2
邵国义.
文本里的涓生、子君以及爱情[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92-96.
被引量:2
3
孙婧,杨阳.
困顿中的审美乌托邦追寻——裘山山小说的日常生活书写与新世纪文学的审美取向[J]
.雪莲,2011(6):114-120.
4
刘为钦,陈迪泳.
“人”的内涵在新中国六十年文学中的演变[J]
.浙江社会科学,2009(12):83-88.
5
李雪梅.
底层叙事的寓言化书写——对《朱大琴,请与本台联系》的一种解读[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3):32-34.
6
安涛,李志孝.
新世纪文学:在文学史的坐标上[J]
.创作与评论,2011(5):67-70.
7
谢有顺.
重构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J]
.文艺争鸣,2013(2):95-112.
被引量:34
8
谢有顺,李德南.
中国当代小说叙事伦理的基本类型及其历史演变[J]
.文艺争鸣,2014(4):61-77.
被引量:14
9
解建峰,林进桃.
论宁浩喜剧电影的欲望叙事——兼谈当下国产喜剧片核心价值的建构[J]
.当代电影,2014(12):107-109.
被引量:10
10
彭翠.
肉身、灵魂、宿命——朱山坡小说的文化关怀[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8):32-35.
同被引文献
1
1
李永萍.
追寻真实——谈《伤逝》的叙事[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0(3):102-10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杨怡.
论鲁迅《伤逝》中子君的人物形象[J]
.中国职工教育,2012,0(A09):146-147.
1
罗璇.
无事的悲剧——《伤逝》主题及人物形象探析[J]
.科教文汇,2011(20):55-56.
被引量:3
2
陈开玖.
大半就为着这阿随——《伤逝》主题意象解读[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1):21-24.
被引量:1
3
黄书泉.
鲁迅的否定性爱情观——重读《伤逝》[J]
.当代小说,2009(6):49-50.
4
杨玲.
《伤逝》中子君悲剧原因探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3).
被引量:1
5
叶培培.
谈《伤逝》的爱情[J]
.希望月报(上),2008,0(2):13-13.
6
高露洋.
艰难爱情——论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J]
.北方文学(中),2013(11):28-28.
7
叶佳娜.
浅析《伤逝》爱情悲剧的原因[J]
.语文学刊,2016,36(20):90-91.
8
陈新平.
涓生和子君悲剧的心理原因初探[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1):210-214.
9
李林徽.
鲁迅笔下的灰、黑色知识分子形象[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999,9(5):57-61.
被引量:1
10
杨洁.
浅析《伤逝》爱情悲剧的原因[J]
.商情,2014(28):246-246.
南方论刊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