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们仅仅是从"启蒙工具"的角度去看待并使用白话,试图将白话与文言这样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言形式加以调和,最终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种深刻的语言困境。这一语言困境缘自于他们所秉持的"内俗外雅—体用分离"的"二元性"语言观。"二元性"语言观不仅昭示着清末民初转型期新知识者文化心理结构的尴尬状态,同时亦寓示出由晚清至五四白话语言变革的关节点之所在。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89,共4页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末明初的诗言变革与现代文学雅俗观的生成"(09CZW052)
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发展基金项目"清末民初文学语言的雅俗转换研究"阶段性成果(H08YB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