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狄金森与惠特曼诗歌中“草”的含义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选取狄金森和惠特曼以"草"为意象的诗歌The Grass so little has to do与Song of Myself的第六节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两位诗人的生活背景,探讨了"草"在诗人内心的深层含义及导致异同的原因。
作者
朱纯林
机构地区
武夷学院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9期161-162,共2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狄金森
惠特曼
诗歌
“草”
含义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李野光著..惠特曼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58.
2
张伯香主编.英美文学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被引量:20
3
胡荫桐.美国文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4
张冲.新编美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1
1
薛金强,吴舜立.
拜伦与雪莱比较论[J]
.外语教学,2001,22(2):65-70.
被引量:1
2
迟宝明,郭忠壮.
解读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树木原型[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5):134-136.
被引量:3
3
张昌宋,李玲.
意象派诗歌大师庞德与中国文化[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2-84.
被引量:1
4
马文平.
谁动了福克纳的“玫瑰”?——浅议威廉·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J]
.科技信息,2010(7):18-19.
5
马文平.
论威廉·福克纳的“玫瑰”[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190-192.
被引量:2
6
陈德凤.
17世纪英国文学发展特点探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2):143-144.
被引量:2
7
包红芳.
坚守人格尊严 追求幸福人生——解读《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现代新女性形象[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26-128.
8
杨秋娟.
透过指示语看作品的语用学解读[J]
.价值工程,2011,30(11):299-299.
9
王文明.
《圣经》对英语的影响:文体风格[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9):27-31.
10
吴志梅.
《简·爱》的超验主义解读[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34-3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9
1
赵彤.
华尔特·惠特曼:美国诗歌史上的一盏明灯[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66-69.
被引量:5
2
王蓉.
浅谈《草叶集》的诗歌主题[J]
.成功,2007(11):170-171.
被引量:4
3
周政.
惠特曼和狄金森诗歌风格异同[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19(3):42-45.
被引量:1
4
谢汉昌.
双峰并立,风光各异——惠特曼与狄金森比读[J]
.龙岩学院学报,2005,23(2):95-97.
被引量:1
5
丁晓春.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现代性解读[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3):97-101.
被引量:4
6
杜彬彬.
惠特曼泛神论自然观蕴涵的意义[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7):52-56.
被引量:3
7
聂秋雨.
论诗歌翻译的“忠实”与“叛逆”——惠特曼《最近紫丁香在前院开放的时候》四种中译文评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06-207.
被引量:4
8
殷召荣.
浅析惠特曼诗歌的艺术风格[J]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9(3):33-34.
被引量:3
9
皮英.
惠特曼与狄金森“生死”诗歌的比较[J]
.作家,2013,0(07X):109-11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宗薇.
浅析惠特曼的灵魂之歌《草叶集》[J]
.长城,2012(6):100-101.
2
王艳玲,王冬兰.
灵魂之歌: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评述[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10):41-42.
3
王晓玲.
浅析惠特曼诗歌作品《草叶集》[J]
.芒种(下半月),2013,0(1):96-97.
4
陈巍.
惠特曼与狄金森诗歌风格比较研究[J]
.作家,2015,0(4X):160-161.
1
何羽晴.
惠特曼诗歌特色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15(8X).
2
唐姿.
试论五四时期惠特曼诗歌的译介及其对新诗的影响[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1):156-158.
被引量:2
3
王立美.
惠特曼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J]
.山东外语教学,2004,25(2):86-89.
被引量:5
4
袁荻涌.
再谈郭沫若与美国文学[J]
.郭沫若学刊,1994(4):33-36.
被引量:3
5
Grass[J]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1994,60(1):44-44.
6
郜书锴.
惠特曼诗歌的思想特征[J]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42-44.
被引量:2
7
王立美.
论惠特曼诗歌的艺术个性[J]
.理论学刊,2011(5):123-126.
被引量:1
8
王飒.
解读惠特曼诗歌中的女权主义思想[J]
.芒种,2014(6):65-66.
9
little:小的[J]
.海峡儿童(读写)(3-6年级),2011(9):60-61.
10
王立美.
论惠特曼诗歌的阳刚美[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122-125.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