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符合学校定位的高分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培养计划的修订成为高校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我校本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制订问通进行了探讨。
作者
陈立贵
袁新强
李雷权
王忠
付蕾
机构地区
陕西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科技资讯》
2009年第22期161-162,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基金
陕西理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G0827
XJG0913)
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材料类子课题(FIB070335-A6-03)
陕西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7E112)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培养模式
培养计划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5
1
胡春华,刘冰峰.
试论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自主创新战略[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2):47-48.
被引量:4
2
李居参.
教学型工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立意[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96-104.
被引量:2
3
杨文斌,彭先进,杨燕,陈舒怀.
地方工科院校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2-24.
被引量:16
4
李明华.
大众化教育下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B12):41-43.
被引量:10
5
王炳富,赵荣宪.
深化教学改革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关于一般工科院校优化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S1):75-7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滕玉梅.
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与模式[J]
.理工高教研究,2003,22(3):82-83.
被引量:47
2
吴刚.
教育创新的目标选择[J]
.教育研究,1999,20(3):3-8.
被引量:21
3
袁爱玲.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J]
.教育研究,1999,20(5):39-42.
被引量:92
4
李明华.
行业部门特色专业人才危机与应对措施[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21(6):13-15.
被引量:2
5
文辅相.
21世纪的大学教育目标:高科技水平与高文化素养[J]
.高等教育研究,1995,16(6):6-15.
被引量:24
6
赵沁平.
建设科技平台 会聚学科力量 提高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3):3-4.
被引量:29
7
黄国忠.跨世纪高等工程人才的素质要求与培养目标探究[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6,(4):23-25.
被引量:2
8
张巽根.教育是什么[M].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被引量:2
9
[3]李宝华.大学创造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0.
被引量:2
10
[5]杨叔子.永必重求真,今应更务善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第二卷).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7
1
杨兴林.
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6):164-167.
被引量:119
2
陈山,王弘.
产学研合作与地方院校工科研究生的培养[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B09):436-440.
被引量:3
3
韦巧燕.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改革与战略,2007,23(11):159-160.
被引量:35
4
熊建萍,袁国蓉.
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打造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特色[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19):165-168.
被引量:2
5
胡春华,刘冰峰.
浅论高校法人治理制度与公共治理制度的完善[J]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4):76-77.
6
贾晓娟.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实践路径[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9):29-30.
被引量:12
7
邓义华,陈芳.
探析数学建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8(9):91-92.
被引量:6
8
宣华,郭大勇,邓伟.
构建促进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J]
.教育科学,2009,25(3):34-37.
被引量:10
9
毛高波,张菁,勾建新,陶卫亮,薛凌芸.
地方工科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9,23(3):68-71.
被引量:1
10
尹晓琦.
浅议工科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J]
.科技信息,2009(33):157-158.
同被引文献
8
1
高炜斌,张枝苗,王自瑛.
高职教育中高分子材料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2):69-70.
被引量:2
2
黄平.
高校教学质量工程的深层思考[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4):47-48.
被引量:8
3
申长雨,关绍康,张锐.
加强课程建设 培养创新人才——“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建设随想[J]
.中国大学教学,2008(3):52-54.
被引量:24
4
龚春丽,文胜,郑根稳,汪连生,颜永斌.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
.孝感学院学报,2008,28(6):109-111.
被引量:7
5
刘仿军,鄢国平,喻湘华,曾小平,周爱军.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6):88-91.
被引量:26
6
王罗新,罗淑彬,易长海.
纺织类高校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22(6):87-88.
被引量:4
7
王玲.
涂料与涂装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4):25-26.
被引量:7
8
徐光宪.
我对素质教育的认识[J]
.大学化学,2004,19(3):1-8.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3
1
杨超,臧利敏,张发爱,张建飞,刘汉功.
高分子专业本科教学中开设《涂料学》课程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1(35):212-214.
被引量:2
2
王静静.
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考试周刊,2012(15):154-156.
被引量:3
3
周明,王煦,何显儒,杨燕,罗玉梅.
国际化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大学教育,2015(11):24-2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盛燕.
浅谈应用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J]
.广东化工,2015,42(16):236-236.
2
周菊英,卢建芳,黄钦.
适应广西需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
.广州化工,2016,44(19):177-178.
3
张玥,王玮.
海洋特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教学研究,2017,40(6):73-76.
被引量:1
4
李莉,魏亦军,王龙德,荣介伟.
淮南师范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20(5):104-107.
5
常梦洁,刘俊,朱明,李会录.
“新工科”高分子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9,40(5):626-629.
被引量:5
6
彭叔森,蒋利民,邵志松.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涂料与涂装工艺》课程体系建设[J]
.高分子通报,2020(11):71-74.
被引量:2
7
和芹,苏桂仙,李德玲.
《涂料化学》教学体系初探[J]
.高分子通报,2014(4):84-86.
被引量:5
8
朱秀芳,张红霞,杨明,李建.
校企合作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学院为例[J]
.科教导刊,2016(1Z):23-24.
被引量:4
1
张志明,张鸿娜,李婷婷.
高分子专业实践教学新途径的探讨[J]
.广东化工,2012,39(9):209-209.
被引量:1
2
谈玲华,杭祖圣,寇波,韩冰.
高分子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
.广东化工,2009,36(9):210-211.
被引量:12
3
王小丹,潘育方,刘宁,李田,刘丰收,黄菊.
《高分子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和探索[J]
.广东化工,2014,41(22):185-186.
被引量:7
4
刘运学,范兆荣.
高分子专业化工原理课程考试改革初探[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21-123.
被引量:4
5
樊新,陆绍荣,韦春,张发爱.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甘肃科技,2012,28(18):73-75.
被引量:6
6
潘成军,王雷.
阶梯式培养模式提高高分子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教学改革探索[J]
.广东化工,2016,43(3):138-139.
7
丁国新,程国君.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改革的探索[J]
.高教论坛,2008(6):147-149.
被引量:1
8
陈秀平,刘拓,娄淑琴.
四所重点大学人才培养计划的比较研究[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5(1):7-10.
被引量:6
9
王慧敏,张月蓉,郑耀臣,苏红军.
课程设计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研究与实践[J]
.世纪桥,2012(19):88-89.
被引量:2
10
张远方.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中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探讨[J]
.广东化工,2015,42(8):200-201.
科技资讯
2009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