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班会的创新形式及其意义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班会的形式并非是单一的或者完全按照某种规则和特定程序去开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特点的变化,班会的形式应该不断创新。我们所提出的班会形式的创新是一个多元化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作者
王宁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出处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09年第8期89-90,共2页
Henan Education
关键词
班会
形式
意义
要求
分类号
G4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于晓梅,玛瑙.
心理辅导理念与技术在高校主题班会中的运用[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4(2):85-88.
被引量:8
2
胡山林著..文学与人生[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390.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周之良.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2
唐春燕.
学校德育工作初探[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5(3):90-9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7
1
张明,秦伟伟.
近十年大学生主题班会研究述评[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9):44-46.
被引量:16
2
范蕊,李世康.
高校主题班会的定位及具体实现[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17-18.
被引量:20
3
聂久胜.
高校主题班会研究述评[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5):50-52.
被引量:34
4
张海燕.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学生主题班会中的实践应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0):249-251.
被引量:3
5
陈琴.
心育理念融入高中生主题班会的几个路径[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10):27-29.
被引量:2
6
马万一.
简析如何发挥班会在中职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J]
.考试周刊,2017,0(98):23-23.
7
杨超.
如何发挥班会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J]
.管理观察,2017(23):111-112.
同被引文献
8
1
陈茂荣.
把握民族高校学生特征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100-103.
被引量:14
2
王莉.
应重视班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32(6):79-80.
被引量:5
3
时海庆.
加强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新西部(理论版),2010(4):35-36.
被引量:3
4
林琳.
高校班级心理健康管理模式初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253-254.
被引量:3
5
周少斌.
高校主题班会建设创新研究[J]
.高校辅导员,2011(6):56-58.
被引量:26
6
申海滨.
善用班会平台,充分发挥育人功能[J]
.大学教育,2013(18):143-144.
被引量:3
7
马丹.
大学生主题班会优化策略探析[J]
.价值工程,2014,33(10):269-270.
被引量:7
8
魏理.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创新开展主题班会[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16):181-181.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
1
张顺友,檀娅娅,申玉环,李彦亮.
以宿舍为主线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3):242-243.
被引量:1
2
陈建帮,吴江.
以班会为载体的民族院校学生工作实践与思考——以青海省某高校为例[J]
.教育观察,2017,6(3):35-38.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振利.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索[J]
.考试周刊,2016,0(40):147-148.
被引量:3
1
刘兰香.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教研版),2014(1):44-44.
2
李秀静.
让感恩教育绽开美丽之花[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9):1-2.
3
郭智钢.
从静悄悄的变革中做育心德育[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11):78-79.
4
周琳.
中职学校德育创新形式的探讨与研究[J]
.赤子,2014(12):154-154.
5
刘彦.
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戏剧之家,2015(7):211-211.
被引量:39
6
陈秀平.
组织教学形式的创新实践探究[J]
.中学生英语(高三版),2014(1):12-12.
7
陈兴.
新教师“师徒结对”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
.学周刊,2017(5):239-240.
被引量:2
8
张禄旺,李书朝.
扎实开展联片教研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2014(8):12-14.
9
张禄旺,李书朝.
扎实开展联片教研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2014(7):27-28.
被引量:6
10
李雪莲.
重视高校德育形式的创新[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3):54-55.
被引量:2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