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明间运动通气无氧阈:一种可能用于耐训练的新方法
-
1陈奇,耿明南,张蓝予,曲梓怡,李佳莉.辽宁省赛艇运动员无氧阈应用性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7,39(1):47-50. 被引量:2
-
2李之俊,李建民,杨国蕾,董云珊,朱建中,吴荷萍,梁佩珍,罗伟国.自行车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有氧能力的变化[J].体育科研,1999,20(1):4-7. 被引量:5
-
3陈俊民.高原(2260m)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的通气无氧阈、乳酸阈和最大氧耗量的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6,12(3):247-249. 被引量:3
-
4邢华城,R.L.Hughson.吸入常氧和低氧时通气无氧阈和呼吸模式的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0,9(3):167-170. 被引量:1
-
5杜江伟,孟翔.试论无氧阈的研究进展[J].山西体育科技,1995,0(4):19-22.
-
6齐玉刚,高飞,高伟,穆巍.大学生适宜运动负荷强度的实验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4,19(4):47-50. 被引量:4
-
7陈珂,吴飞.肌电疲劳阈与通气无氧阈和肌肉疲劳指数的关系[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1):125-128. 被引量:4
-
8马力宏,李少光.少儿运动员的心率转折点与通气无氧阈之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9,4(4):8-13.
-
9林彦山.少年速滑运动员最大吸氧量通气无氧阈及生理参数的观察[J].冰雪运动,1997,19(4):41-42. 被引量:4
-
10王建雄.不同生理代谢条件测定的通气无氧阈的比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7,2(4):3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