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美军事交流与安全互信机制建设评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美军事关系是两国关系中最敏感的区域,良好的军事关系对两国整体关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两国军事领域摩擦不断,险象环生,凸显了中美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不足。双方只有加强军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并完善双边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才能有效提高危机管理水平,促进亚太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作者
杨凯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65,共6页
Forum of World Economics & Politics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军事交流
互信机制
分类号
E25 [军事—军事理论]
E712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8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13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9
1
刘长敏.
中美战略对话机制的发展及其解析--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关系的新探索[J]
.现代国际关系,2008(7):1-7.
被引量:14
2
倪峰.
推进互信的重要平台——中美战略对话回顾[J]
.当代世界,2008(3):13-15.
被引量:2
3
袁鹏.
战略互信与战略稳定--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的主要任务[J]
.现代国际关系,2008(1):30-38.
被引量:21
4
王义桅.
中美关系步入机制化时代——对从经济战略对话到建立军事热线的理解[J]
.新闻前哨,2007(7):6-7.
被引量:3
5
朱立群.
制度化安全合作与权力的自我约束[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1):20-24.
被引量:7
6
沈大伟,郎平.
中美战略关系:从伙伴到竞争对手[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2):51-57.
被引量:9
7
陶文钊著..中美关系史 下 1972-200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73.
8
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482.
9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M],1999.
二级参考文献
118
1
傅梦孜,袁鹏,达巍,郭拥军,牛新春,王文峰.
战略对话与中美关系[J]
.现代国际关系,2005(8):52-61.
被引量:3
2
郑永年.
中国与全球资本主义:冲突、合作与和平发展[J]
.国际政治研究,2007,28(1):1-8.
被引量:21
3
牛新春.
中美战略对话机制越来越开放[J]
.瞭望,2007(26):55-55.
被引量:1
4
亨利·基辛格著 顾淑馨 林添贵译.《大外交》[M].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573页.
被引量:4
5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 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98-229,281-290.
被引量:42
6
[美]罗伯特·杰维斯著 秦亚青译.《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94、295页.
被引量:13
7
罗伯特·基欧汉.《制度理论和冷战后时代现实主义的挑战》[A].大卫·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C].,.第275页.
被引量:3
8
亚历山大·温特著 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82页.
被引量:15
9
阿瑟·斯坦.《协调与合作:无政府世界中的制度》,鲍德温.《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被引量:3
10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罗伯特·基欧汉.《无政府状态下的战略和制度合作》.大卫·A.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第110页.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47
1
邹静.
美国经济走势及其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3):27-32.
2
方蔚,晏维福.
关于国际信誉和中国外交的几点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08(12):172-173.
被引量:2
3
张定法.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现状、问题及前景分析[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23(4):42-47.
被引量:1
4
娄伟.
21世纪初东北亚合作安全模式探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08(4):127-131.
被引量:3
5
王宝付.
中美军事关系30年回顾与展望[J]
.国际问题研究,2009(1):26-30.
被引量:1
6
王洪涛.
新世纪中美关系研究与中美关系[J]
.现代国际关系,2009(6):56-62.
被引量:3
7
张睿壮,陈小鼎.
中美关系六十年的影响因素及其历史启示[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9.
被引量:6
8
牛长振,徐刚.
战略互信与中美关系[J]
.国际论坛,2010,12(3):13-18.
被引量:4
9
张汉林,袁佳.
后危机时代中美对话新机制战略研究[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6):129-141.
被引量:6
10
陈须隆.
试论中国的“新战略对话”[J]
.国际问题研究,2010(6):41-4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30
1
李小军.
论海权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影响[J]
.国际论坛,2004,6(4):16-20.
被引量:13
2
张锡镇.
中国同东盟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J]
.当代亚太,1999(2):26-29.
被引量:7
3
叶振鹏.
关于国家信用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
.财政研究,1989,5(1):7-12.
被引量:1
4
叶自成,慕新海.
对中国海权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
.国际政治研究,2005,26(3):5-17.
被引量:38
5
马伟宁 ,张志新 .
中美军事关系中的透明度问题[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0):58-62.
被引量:8
6
李义虎,赵为民.
中美军事透明度问题的新安全观思考——兼与马伟宁(BrendanS.Mulvaney)先生商榷[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1):50-56.
被引量:10
7
陈寒溪.
新安全观实践:中国的建立信任措施政策及其影响[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5):31-36.
被引量:9
8
吴晓明,徐纬地.
军事透明与安全互信——兼与马伟宁先生等对话[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2):49-56.
被引量:9
9
刘中民.
海权问题与冷战后的中美关系:矛盾的认知与艰难的选择[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22(6):55-60.
被引量:11
10
孙璐.
中国海权内涵探讨[J]
.太平洋学报,2005,13(10):81-89.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4
1
徐晓迪.
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功能、挑战及建言[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9(1):54-57.
2
王日华.
中国传统的国家间信任思想及其启示[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3):100-121.
被引量:26
3
凌胜利.
中美亚太海权竞争的战略分析[J]
.当代亚太,2015(2):61-81.
被引量:17
4
丑则静.
中美安全关系:利益竞合与风险管控[J]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0(1):27-4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陈定定,张莉,王正绪.
中国城市居民国际信任的来源——一项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5):86-98.
被引量:5
2
滕祥志.
当代中国思想的重大转向——经典、格式与道统[J]
.社会科学论坛,2012(11):190-207.
3
何奇松.
太空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刍议[J]
.社会科学,2012(12):12-24.
被引量:8
4
王伟华.
信任构建与中国—南亚人文交流[J]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4):59-64.
被引量:3
5
郝丽芳.
网络透明与信任建设初探[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15):131-134.
6
陈遥.
中国—东盟政治互信:现状、问题与模式选择[J]
.东南亚研究,2014(4):34-40.
被引量:11
7
曾令良.
论诚信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和适用[J]
.现代法学,2014,36(4):146-153.
被引量:14
8
王常启.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新趋势[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9):36-39.
被引量:3
9
李岩.
中美关系中的“航行自由”问题[J]
.现代国际关系,2015(11):22-28.
被引量:18
10
赵思洋.
民国学人对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政治思想的诠释[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1):26-45.
被引量:4
1
羊光波.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影响及应对[J]
.当代检察官,2015,0(8):20-21.
2
纪丽莹.
我国公共政策中公民参与及建立新型互信机制的路径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5):65-66.
3
罗援.
中美军事交流有四大障碍[J]
.党政论坛,2010(4):5-5.
4
胡石青.
真正的交流并非易事[J]
.环球人物,2010(1):26-26.
5
任向群.
中美军事交流走向务实[J]
.瞭望,2006(48):56-57.
6
彭光谦.
中美新型军事关系起步[J]
.环球军事,2013(23):18-19.
7
谭宏庆.
中美军事交流的热与冷[J]
.世界知识,2003(24):38-38.
8
冯海燕.
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消极因素[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5(1):70-73.
被引量:1
9
罗援.
中美军事关系“探底回暖”[J]
.瞭望,2011(3):28-29.
10
美媒:中美签备忘录无法解决分歧[J]
.世界博览,2015,0(19):14-14.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