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教育目标共同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并在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办出高职特色。
作者
邓廷奎
机构地区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第7期73-73,72,共2页
关键词
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初探
分类号
G712.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陈维彬.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7(21):97-99.
被引量:88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被引量:24
2
陈戌国.四书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被引量:5
3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中心.黄炎培职教思想评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被引量:1
4
单中惠.杜威教育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5
中科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94.
被引量:1
6
教育部高教司.银领工程系列--育才通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4.
被引量:1
7
王冠,彭军.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J]
.辽宁教育研究,2001(5):28-29.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87
1
杨晶晶.
刍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J]
.科技风,2010(11).
被引量:1
2
杨利平,阳智.
工学结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实用口才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6):124-125.
被引量:1
3
卢洪胜.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体系建构研究[J]
.成功,2010(10):242-244.
4
黄炳儒.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
.中国城市经济,2009(S1):154-155.
被引量:7
5
鲁宝安.
《接触网》课程工学结合模式的探讨[J]
.神州,2014(12):91-91.
6
邱鹏瑞.
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0(1):67-68.
被引量:2
7
王富饶.
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5):20-21.
被引量:1
8
孙薇.
浅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8(18):165-166.
被引量:6
9
李丽清.
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践和探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3):166-167.
被引量:5
10
张薇,姜洋.
基于ASP.NET的高职工学结合实习管理系统的设计[J]
.电脑与电信,2008(8):99-10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8
1
周军.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及对策[J]
.辽宁教育研究,2007(3):115-116.
被引量:6
2
郑燕.
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
.机械职业教育,2007(10):10-10.
被引量:8
3
孙海法;李丽淑.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J]高职教育,2010(03).
被引量:1
4
关淑润;姚启圣.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M]{H}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被引量:1
5
李国志.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及选择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9):23-25.
被引量:36
6
牛磊.
浅析社会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9(2):75-77.
被引量:11
7
李海英.
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内涵[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33-37.
被引量:2
8
葛靖.
浅析高等职业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概况[J]
.现代企业教育,2012,0(5S):58-5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张洋.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创新浅探[J]
.神州,2013(14):134-134.
2
胥长寿.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挑战[J]
.科学咨询,2013(48):22-23.
3
王鹏.
从高职人才培养视角看大学生社会实践[J]
.商情,2014(9):267-267.
1
渠海荣.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之我见[J]
.吉林教育,2008(28):11-11.
2
皮洪琴.
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基点[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4):40-42.
3
钟苹,莫勇明.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09(9):26-27.
被引量:5
4
姚丽霞.
以“四个转化”创新生涯教育[J]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5,0(6):68-69.
5
董仁忠,雷世平.
职业教育观念论纲[J]
.职教论坛,2008,24(19):4-9.
被引量:2
6
李建国.
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从“产学研结合”到“工学结合”的转变[J]
.纺织教育,2008,23(3):51-53.
被引量:4
7
孙薇.
我国目前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现状分析[J]
.科学与管理,2008,28(4):109-110.
被引量:1
8
杨军飞.
浅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J]
.管理观察,2012(8):107-108.
被引量:2
9
侯英彩,李光伟.
河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
.高教学刊,2016,2(6):218-219.
被引量:2
10
薛福连.
如何针对成人学员的特点教学[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3(11):48-48.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