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vs.科学”与“哲学vs.宗教”——兼论儒学在现代中国的身份之争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3,共5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参考文献14
-
1王国维.《哲学辨惑》[A]..《王国维美论文选》[C].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7页. 被引量:8
-
2葛兆光.为什么是思想史——“中国哲学”问题再思[J].江汉论坛,2003(7):24-26. 被引量:10
-
3《哲学评论》(The Philosophical Review)第一卷第一期 .华民国十六年四月尚志学会出版,第104、123页. 被引量:1
-
4中岛隆博,龚颖.“中国哲学史”的谱系学——杜威的发生学方法与胡适[J].中国哲学史,2004(3):66-73. 被引量:6
-
5哲学评论,:100-111. 被引量:1
-
6干春松,孟彦弘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被引量:1
-
7哲学评论,:1-1. 被引量:1
-
8《先秦名学史》,第4页. 被引量:1
-
9《哲学与论理》(教育杂志十六年丛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第1页. 被引量:1
-
10《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5页.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27
-
1邢东田.1999年的儒教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00(4):150-153. 被引量:1
-
2John Dewey, "The influence of Darwinism on Philosophy", in The influence of Darwin on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in contemporary thought, pp. 8-9. 被引量:1
-
3John Dewey,"The Evolutionary Method as applied to Morality" ,in Essays on logical theory 1902-1903, p. 10. 被引量:1
-
4"The Evolutionary Method as applied to Morality", p. 11. 被引量:1
-
5cf. "The influence of Darwinism on Philosophy", p. 4. 被引量:1
-
6John Dewey, Art as Experience, in The later works of John Dewey, 1925- 1953 vol.10 1934,p. 338. 被引量:1
-
7Sidney Ratner, "Dewey's Contribution to Historical Theory",in John Dewey: Philospher of Science and Freedom (The Dial Press,1950),pp. 142-3. 被引量:1
-
8张汝伦.“胡适与杜威—比较思想史的一个研究”,《现代中国思想研究》所收,原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7年. 被引量:1
-
9胡塞尔 张庆熊.《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被引量:49
-
10.“实验主义”[A]..《胡适学术文集哲学与文化》[C].,.pp 5-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8
-
1孙勇.建构边疆学和学科体系的学理整合思考——形而上视角的边疆学探究合论[J].华西边疆评论,2019(1):35-59. 被引量:1
-
2赵文茹.从保教骁将到保教大敌——梁启超对孔教与宗教关系之认识与流变[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34(4):33-42. 被引量:1
-
3张佩瑶.对中国译学理论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翻译,2004,25(5):3-9. 被引量:72
-
4谢晓东.多元论与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38-41. 被引量:2
-
5孟志国.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J].学海,2005(4):158-167. 被引量:2
-
6戴光明.中国有无“哲学”与“中国哲学”合法与否[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34-38. 被引量:1
-
7刘悦笛.美学的传入与本土创建的历史[J].文艺研究,2006(2):13-19. 被引量:20
-
8李承贵.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热点问题述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2):1-11. 被引量:2
-
9戴国军.数学日记:演绎生活中的数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6(7):26-27. 被引量:1
-
10路英浩.在回顾和反思中把握“社会学中国化”[J].社会,2006,26(6):19-26. 被引量:6
-
1贾庆军,钱彦惠.王阳明“无善无恶”说的现代诠释及其分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1(3):5-10. 被引量:2
-
2康琳.“绘事后素”辨[J].艺术评论,2007(6):65-66. 被引量:1
-
3时嵩.“认识是主体对信息的选择”吗?[J].哲学动态,1987(4):37-37.
-
4马迅.对于现代“中国哲学”框架的愕然——从胡适与冯友兰的学术取径看[J].学术月刊,2004,36(2):8-11.
-
5王进.孟子之罪——荀子“性恶”论的政治-哲学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5):23-30. 被引量:1
-
6崔存明.先秦哲学研究的返本与开新——读白奚著《先秦哲学沉思录》[J].孔子研究,2010(3):127-128.
-
7贾婷婷.刍议蒋庆的政治儒学思想[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6,0(9):88-90.
-
8李荫榕,王琪.虚拟实践的价值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85-88.
-
9乔瑞金,李小红.佩珀批判生态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几点启示[J].哲学动态,2012(5):15-19. 被引量:1
-
10启良.20世纪的中国启蒙[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36-41.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