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启蒙言说方式的转换:从《安徽俗话报》到《新青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陈独秀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办的《安徽俗话报》和《新青年》(一卷称《青年杂志》)有着不同的启蒙策略,由此也导致了启蒙言说方式的变迁:由面对广大底层民众知识启蒙时代的"训喻"式宣传转向了面对"新青年"思想伦理觉悟的"论争"批判式,其文字表述形式也由《安徽俗话报》时期浅近通俗的"白话"回归《新青年》时代的"文言"。
作者
王桂妹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德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Journal of Dezhou University
关键词
启蒙
言说方式
《安徽俗话报》
《新青年》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1
王桂妹.
启蒙策略的调整与文学的变迁——从《安徽俗话报》到《新青年》[J]
.江汉论坛,2007(11):127-131.
被引量:3
2
陈万雄著..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97.
3
陈独秀.安徽爱国会演说[N].苏报,1903-05-25.
被引量:4
4
陈独秀(三爱).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J].安徽俗话报,1904,(1).
被引量:7
5
三爱.瓜分中国.安徽俗话报,1904,(1).
被引量:1
6
绩溪县官劝人看俗话报启.安徽俗话报,1904,(1).
被引量:2
7
陈独秀答陈恨我.新青年,1916,2.
被引量:2
8
张厚载.《我的中国旧戏观》[J].新青年,1918,.
被引量:23
9
通信·陈独秀答孔昭铭.新青年,1916,2.
被引量:1
10
通信·陈独秀答胡适.新青年,1917,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鲁迅.《文化偏至论》[A]..(《鲁迅全集》第一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被引量:63
2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J].青年杂志,1916,1.
被引量:99
3
安徽俗话报,.
被引量:1
4
林獬.《通信》[J].中国白话报,1904.
被引量:1
5
梁启超.《新民说·论进步》,《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第58页.
被引量:3
6
鲁迅.《通讯》,《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页.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69
1
程丽红.
政论时代的骄子——对清末政治家报人的群体透视[J]
.长白学刊,2007(3):125-130.
2
庄森.
陈独秀和《青年杂志》[J]
.文艺理论研究,2004(6):2-16.
被引量:9
3
陈平原.
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1-31.
被引量:44
4
庄森.
胡适的文学进化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4-81.
被引量:14
5
周海波.
双刃剑:传媒在现代文化发展中的负面意义[J]
.齐鲁学刊,2006(2):88-92.
6
张宝明.
“中国之前途:德国乎?俄国乎?”——“问题与主义”之后的“主义与主义”之争[J]
.江苏社会科学,2006(3):141-147.
被引量:2
7
李斌,郭成杰,吕利平.
中国近代体育哲学的奠基人——严复[J]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3):30-32.
被引量:9
8
庄森.
胡适的文学自然进化论[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7):81-90.
被引量:11
9
赵晓兰.
白话报刊的兴起及其主流媒介地位的确立[J]
.社会科学战线,2006(5):157-161.
被引量:5
10
傅学敏.
论20世纪初中国话剧—戏曲二元结构的形成[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28(4):131-135.
被引量:1
1
龙开义.
晚清白话报与民间文学——以《安徽俗话报》为例[J]
.船山学刊,2003(1):138-141.
被引量:3
2
王桂妹.
启蒙策略的调整与文学的变迁——从《安徽俗话报》到《新青年》[J]
.江汉论坛,2007(11):127-131.
被引量:3
3
万方.
封面书影介绍——《安徽俗话报》[J]
.书屋,2002(4):1-1.
4
钟扬.
从《惨世界》到《黑天国》──论陈独秀的小说创作[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5(4):57-63.
5
宋明焱.
曾经的“五四”[J]
.神州,2010(5):14-17.
6
邓伟.
晚清白话与白话文学的实现程度——重读《安徽俗话报》[J]
.江淮论坛,2006(6):121-125.
被引量:1
7
靳树鹏.
传记作品三忌──以吴晓著《陈独秀一家人》为例[J]
.瞭望,1995(9):46-46.
8
张器友.
陈独秀的近代“文界革命”实践——以桐城派末流创办《安徽俗话报》为中心[J]
.人文杂志,2013(7):51-60.
被引量:4
9
汪杨.
《安徽俗话报》的文学镜像分析[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6):93-97.
10
陈国恩,宋声泉.
《青年杂志》刊发旧体诗现象新论[J]
.长江学术,2015(1):47-52.
德州学院学报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