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报告重点从未成年人享有的四项基本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入手,比较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的权益状况,并就中国未成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
赵霞
朱松
马国栋
机构地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68,共7页
China Youth Study
关键词
高中生
权益状况
比较
分类号
G6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3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34
同被引文献
133
1
张云运,陈嘉仪,杨妙,任萍,刘思辰.
父母学业参与、父母学业压力与青少年早期的学业投入: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2):211-221.
被引量:10
2
赵立民.
困·惑——一名高中生心理异常诊断案例[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5):33-35.
被引量:1
3
刘英.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3):159-160.
被引量:7
4
卢清,曾彬.
对当前子女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的思考[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6):78-80.
被引量:47
5
王义高.
日本的“考试地狱”与“人格完善”──兼谈中国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几点考虑[J]
.比较教育研究,1997(1):37-40.
被引量:8
6
张伟江.
加强综合长效治理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J]
.人民教育,2005(5):7-9.
被引量:2
7
杨丽珠,董光恒.
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60-266.
被引量:108
8
王莉.
国外父亲教养方式研究的现状和趋势[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290-297.
被引量:46
9
崔丽霞,郑日昌.
中学生问题行为的问卷编制和聚类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5):313-315.
被引量:44
10
郭元祥.
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
.教育研究,2005,26(9):3-8.
被引量:219
引证文献
15
1
孙艺辛,王慧.
高中生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成因和应对策略[J]
.新西部(理论版),2009(10):202-203.
被引量:1
2
李文道,孙云晓,赵霞.
父教缺失的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J]
.中国特殊教育,2009(10):73-77.
被引量:37
3
龙海霞.
生命教育研究中的本土意识[J]
.教育评论,2011(3):48-51.
被引量:4
4
姚岳绒.
残缺式教育下的惨剧——中学生弑母案的反思[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3):57-62.
5
朱子昊,王若星.
父亲角色的缺席——“腐女”自身特性研究[J]
.科技信息,2012(34):190-192.
6
刘国永.
2000—2010年中日学生的体质差异与成因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79-83.
被引量:16
7
杨立新,陶盈.
校园欺凌行为的侵权责任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177-182.
被引量:61
8
吕化.
非生理因素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客观性影响分析[J]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6):100-102.
9
任政,钮文异,林乐涛,侯越.
北京某高校中韩两国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3):27-29.
被引量:3
10
宋立红.
关于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及对策的思考[J]
.青年时代,2015,0(21):131-131.
二级引证文献
134
1
吴向辉.
顺逆境转变视域下小学生共发性心理与行为关联机制研究[J]
.心理月刊,2024(22):198-202.
2
全能,徐雄.
校园足球与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协同发展:契机、挑战与路径[J]
.体育视野,2022(22):11-13.
被引量:1
3
张子凡.
论反校园欺凌专项立法的必要性及建议[J]
.贸大法律评论,2021(1):100-110.
4
刘娟.
父亲参与教养对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母亲参与教养的调节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0(3):424-427.
被引量:1
5
田汉族,王超.
我国校园欺凌现象及其治理研究:回溯与展望[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21(2):153-178.
被引量:1
6
闫春多.
我国未成年人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34):34-35.
被引量:1
7
谭嘉辉,初奕剑,孙竹松,肖建忠.
我国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资源布局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2,42(6):32-42.
被引量:2
8
于龙,吕笑增,米胜男.
公安派出所创新校园霸凌案件侦查路径研究[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1,33(4):99-106.
被引量:7
9
张建新.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八款违法移动应用[J]
.楚天法治,2019,0(15):172-172.
10
李好,冯兰.
浅析校园欺凌的法律问题[J]
.楚天法治,2019,0(15):171-172.
1
全国妇联调研组.
做好做好新时期妇联维权工作的思考———渝滇黔妇联维权工作调研报告[J]
.中国妇运,2002(6):10-13.
2
周扬海.
守护春天——安徽省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状况的调查[J]
.江淮法治,2001(6):22-23.
3
数字[J]
.中国社会工作,2009(10):5-5.
4
调查显示:中国未成年人权益实现和保障主要存在四大问题[J]
.云南教育(视界),2009(7):3-3.
5
调查显示:中国学生不会“玩”[J]
.中学时代,2009(5):24-24.
6
金辑.
中国高中生和父母聊天最少[J]
.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2009(5):33-33.
7
压力比拼: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谁压力大[J]
.南昌教育,2009(7):69-70.
8
浙江省流动人口中女职工劳动权益状况调查报告[J]
.中国妇运,2012(5):42-45.
9
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存在四问题[J]
.法制与社会,2009(13):6-6.
10
鞠殿明.
四国高中生心态比较[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6):75-76.
中国青年研究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