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76,共5页
Historical Archives
参考文献8
-
1鲜于浩,田永秀著..近代中法关系史稿[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401.
-
2《近代史资料》第109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被引量:1
-
3《清末教案》第6卷,第503,461,461--462,451页., 被引量:1
-
4王斗瞻.《1870年天津教案》[J].近代史资料,1956,(4). 被引量:2
-
5园林治平主编.《基督教人华百七十年纪念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77年版,第213页. 被引量:1
-
6《清实录》第50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14,916页. 被引量:1
-
7丁风麟 王欣之.《薛福成选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被引量:3
-
8《反洋教书文揭贴选》,第17页.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6
-
1孙春芝.也论曾国藩办理天津教案“内疚神明外惭清议”[J].近代史研究,1998(5):215-230. 被引量:9
-
2宋德会.曾国藩与洋务运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9(S5):18-22. 被引量:3
-
3朱东安.再论天津教案的起因与性质——兼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津门篇[J].近代史研究,1997(6):143-157. 被引量:5
-
4陳登原.天津教案舆曾國藩[J].文史哲,1952(6):42-44. 被引量:3
-
5易孟醇.曾国藩在办理天津教案中的心理矛盾[J].近代史研究,1990(1):84-97. 被引量:6
-
6杨天宏.如何看待普法战争对天津教案的影响[J].近代史研究,1990(4):64-72. 被引量:6
-
7徐泰来.论曾国藩的历史作用和地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24(5):42-49. 被引量:10
-
8邱展雄.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辩[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7,21(2):45-50. 被引量:1
-
9董丛林.“迷拐”、“折割”传闻与天津教案[J].近代史研究,2003(2):204-226. 被引量:13
-
10王立新.“文化侵略”与“文化帝国主义”: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J].历史研究,2002(3):98-109. 被引量:26
-
1秦元元.天津教案与李鸿章外交[J].经济研究导刊,2015(3):308-309.
-
2吕坚.关于近代史上教会内地置产协定[J].史学集刊,1988(2):40-45. 被引量:3
-
3赵树贵.会党与近代教案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1998,18(5):67-70. 被引量:1
-
4向常水.“铁门之城”是如何锻造的——晚清基督教在湘传播缓慢的原因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79-82. 被引量:1
-
5于洋洋.简析近代教案中的文化冲突因素[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22-23.
-
6史涅.“19世纪中国教案——义和团学术讨论会”纪要[J].安徽史学,1988(2):56-59.
-
7施立业.“十九世纪中国教案——义和团”学术讨论会综述[J].近代史研究,1988(1):312-318.
-
8祁建.鲜为人知的真相——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J].文史月刊,2009(12):42-44.
-
9常畅.官绅参加反洋教斗争的原因及特点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2):103-105. 被引量:1
-
10思齐.汉中师院强志华副教授承担两项科研项目[J].文博,1994(2):2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