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闽台学校道德教育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福建、台湾两地学校道德教育在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都存在着异同。通过对两地学校道德教育的比较分析,探寻两地学校道德教育的共性和差异性,这对于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和改进学校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交流、借鉴意义。
作者
曹宏伟
机构地区
福州大学
出处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3-56,共4页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关键词
福建
台湾地区
学校道德教育
比较
启示
分类号
D675.8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郑航.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中德育课程的转向及其启示[J]
.教育科学研究,2003(9):45-48.
被引量:8
2
张鸿燕.
当代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0(3):103-105.
被引量:6
3
张鸿燕.
香港与内地学校道德教育之比较[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30-37.
被引量:4
4
郑传芳,潘玉腾.
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共性和异性[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33-39.
被引量:21
5
王玄武等著..比较德育学 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38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陈俊珂.
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J]
.比较教育研究,1999(1):47-48.
被引量:72
2
郭法奇.
论美国的渗透式教育[J]
.比较教育研究,1998(5):13-18.
被引量:31
3
于伟.
发达国家高校道德教育方式特点及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1997(1):39-44.
被引量:37
4
李萍,曾华生.
美国德育的特征及思考[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4(3):59-65.
被引量:20
5
王冬桦.
东西方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1996(4):17-22.
被引量:35
6
[1]香港教育署编.学校公民教育指引[Z],1985.
被引量:1
7
[2]香港教育署编.学校公民教育指引[Z],1996.
被引量:1
8
蔡清田.《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之行动探究》[J].台湾教育,1999,(5).
被引量:1
9
[4](台湾)教育部(2000):《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草案)》,264页、312页.
被引量:1
10
李琪明.《论台湾德育课程目标之建构》[J].台湾教育,1999,(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3
1
洪明.
台湾学校德育改革新进展[J]
.世界教育信息,2004,17(12):27-29.
2
王俊明.
中美学校道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5):44-47.
被引量:5
3
郭静林,洪明.
当代台湾道德教育的改革走向及其启示[J]
.莆田学院学报,2005,12(3):39-42.
被引量:8
4
王俊明.
中美学校道德教育的若干比较及启示[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4(4):128-131.
被引量:2
5
洪明.
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嬗变[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9):27-31.
被引量:2
6
刘亚军,胡静雪.
叙事型教师与高校道德教育方式重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2):20-22.
7
张向荣.
中日两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之比较[J]
.日本问题研究,2006,20(1):41-43.
被引量:2
8
孟刚.
论人本原理与高校德育机制的创新[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4):63-65.
被引量:6
9
岑晖.
社会转型时期的台湾学校道德教育[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5):26-29.
被引量:1
10
陈尧.
中美学校德育比较及启示[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4):129-13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
1
郭静林,洪明.
当代台湾道德教育的改革走向及其启示[J]
.莆田学院学报,2005,12(3):39-42.
被引量:8
2
许瑞芳,金涛.
当代台湾中小学道德教育概览及启示[J]
.台湾研究集刊,2008(2):55-60.
被引量:4
3
陈蔚,干薇.
内地与香港学校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J]
.教育探索,2008(8):131-132.
被引量:3
4
李霞.
生态伦理教育:内涵、困境及对策[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444-448.
被引量:6
5
李仲翔.
环境教育实施与环境行为养成——以台湾某国小高年级学生为例[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32(3):40-46.
被引量:3
6
李建芝,顾咏梅.
伦理与生活——走进中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J]
.生物学通报,2012,47(6):37-39.
被引量:3
7
樊富珉,古怡.
台湾青少年心理辅导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参考意义[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2):88-93.
被引量:17
8
陈晓鹏,林其胜.
闽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比较及其启示[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10):45-46.
被引量:1
9
张鸿燕.
当代台湾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0(3):103-105.
被引量:6
10
陈静杰,林俊,林明水.
闽台大学生环境意识与旅游环境行为比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5):136-14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杨丽娟.
海峡两岸青少年道德教育内容与途径比较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35-39.
被引量:2
2
叶莉.
福建省生态环境伦理教育路径研究——以台湾地区生态伦理教育为鉴[J]
.长春大学学报,2017,27(9):74-7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江雨晨,廖军和,杜文玲.
中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小学德育内容的比较研究[J]
.安徽教育科研,2021(34):103-106.
2
林琼,欧琪雯.
闽台不同教学模式对医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10):44-45.
3
章国锐,郭德生,杨宇骏,黄琴扉,张玮尹.
不同环境态度游客对森林议题认知研究——以惠荪林场为例[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7(4):47-52.
被引量:1
1
沈小珠.
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公民道德教育[J]
.职教通讯(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3):20-22.
2
刘献君.
努力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性[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1):10-11.
3
曾维.
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5):225-225.
被引量:1
4
曹坤明.
加强学校道德教育,助力中原崛起[J]
.文教资料,2014(2):129-130.
5
刘德敏.
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刻不容缓[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1994,0(4):8-9.
6
刘红军.
学校道德教育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渠道[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2(1):95-97.
7
杨荣珍.
中外反倾销法的比较及启示[J]
.国际经济合作,1999(8):46-48.
被引量:5
8
马旭卓.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及启示[J]
.科技视界,2015(2):168-168.
被引量:2
9
田广.
中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比较及启示[J]
.柴达木开发研究,2015(3):44-47.
被引量:1
10
阎树群,崔苗.
延安时期与新时期党风建设的比较及启示[J]
.湖湘论坛,2011,24(1):68-72.
被引量:2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