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叙述了人工林衰退的概念、现状、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
张立英
张百习
孙海红
机构地区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4期99-100,113,共3页
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人工林
地力衰退
衰退原因
分类号
S7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2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320
同被引文献
16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95
参考文献
12
1
李建民.
福建省人工针叶纯林的地力衰退与持续发展的对策[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5,12(3):286-292.
被引量:13
2
王代长,蒋新,卞永荣,徐仁扣,贺纪正.
酸沉降下加速土壤酸化的影响因素[J]
.土壤与环境,2002,11(2):152-157.
被引量:36
3
范金顺.
福建省林地质量问题初探[J]
.林业资源管理,1995(6):35-36.
被引量:4
4
范俊岗,王占伟,陈波,谭振军.
辽宁省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现状及其对策[J]
.辽宁林业科技,1997(5):55-58.
被引量:11
5
潘建平,王华章,杨秀琴.
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现状与进展[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7,25(2):59-63.
被引量:45
6
李振会,崔国发,徐兰江,曹风春.
人工林地力衰退的防止对策[J]
.林业科技,1996,21(4):20-22.
被引量:4
7
何蓉,曾芳群,蒋云东,陈德艾,赵明寿,王萍.
蓝桉人工纯林土壤肥力研究[J]
.云南林业科技,1998(1):67-72.
被引量:5
8
马梅.
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研究[J]
.林业科技管理,2002(3):26-29.
被引量:3
9
马祥庆,黄宝龙.
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综述[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1(2):77-82.
被引量:97
10
李传涵,李明鹤,何绍江,陈秀华.
杉木林和阔叶林土壤酚含量及其变化的研究[J]
.林业科学,2002,38(2):9-14.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92
1
刘世荣,李春阳.
落叶松人工林养分循环过程与潜在地力衰退趋势的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21(2):19-24.
被引量:56
2
杨玉盛,李振问,刘爱琴,张春能,邸道生.
人工阔叶林取代格氏栲天然林后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21(5):14-21.
被引量:19
3
徐振邦,戴洪才,李昕.
主要伴生树种对云杉幼苗生长影响的研究[J]
.生态学报,1993,13(1):75-82.
被引量:3
4
吕继光.
德国林业历史教训在中国重演的忧思──林业持续发展障碍因素探索[J]
.世界林业研究,1994,7(4):62-67.
被引量:10
5
沈照仁.
人工造林与持续经营[J]
.世界林业研究,1994,7(4):8-13.
被引量:33
6
王敬华,张效年,于天仁.
华南红壤对酸雨敏感性的研究[J]
.土壤学报,1994,31(4):348-355.
被引量:84
7
林平,叶正环,朱昌乐,侯建育.
柳杉连栽林地的土壤肥力特性[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4,11(2):138-142.
被引量:4
8
黄鹤羽,盛炜彤.
我国人工林地力衰退现状与对策[J]
.中国林业,1994(8):35-36.
被引量:12
9
熊有强,盛炜彤,曾满生.
不同间伐强度杉木林下植被发育及生物量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5,8(4):408-412.
被引量:70
10
骆世明,林象联,曾任森,孔垂华,曹潘荣,韦琦,邓兰桂.
华南农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用研究[J]
.生态科学,1995,14(2):114-128.
被引量:72
共引文献
320
1
赵娟,郑智礼,郭斌,杨飞,杨延青.
杨树连作障碍及生产力维持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2020,33(1):14-19.
被引量:5
2
林智熠,杨佳玉,徐晨浩,闫小莉.
酸胁迫对杉木幼苗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
.林业勘察设计,2021,41(2):41-43.
3
张清,陆素娟,李品荣,常恩福.
半干旱石漠化地区直干桉生物量及含水率特征分析[J]
.西部林业科学,2019,48(4):126-131.
被引量:5
4
凌大炯,章家恩,欧阳颖.
酸雨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J]
.土壤,2007,39(4):514-521.
被引量:45
5
洪滔,吴承祯,胡喜生.
安曹下杉木丰产林不同阶段生长比较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28(1):19-22.
被引量:7
6
刘勇,李国雷,李瑞生,郭蓓,徐扬.
密度调控对油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6):18-23.
被引量:21
7
姜惠武.
林地土壤退化的预防措施[J]
.林业勘查设计,2009(2):69-70.
被引量:5
8
彭小林.
闽北5种乡土阔叶树种幼林生长量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4):62-65.
被引量:2
9
张志才.
第1代与第2代9年生杉木林分生产力及土壤肥力比较[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83-87.
被引量:5
10
汪国彬.
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生长及生态效益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2):1-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66
1
钟慕尧,黄树才,杨民胜,陈少雄,吴志华.
尾巨桉、马尾松和相思人工林的生态环境比较[J]
.桉树科技,2005,22(2):12-17.
被引量:7
2
谭芳林,林捷,张水松,薛建辉.
沿海沙地湿地松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研究[J]
.林业科学,2003,39(S1):27-31.
被引量:65
3
赵敏,周广胜.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的生物量估算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8):1468-1472.
被引量:156
4
陈伏生,曾德慧,何兴元.
森林土壤氮素的转化与循环[J]
.生态学杂志,2004,23(5):126-133.
被引量:107
5
陈龙池,汪思龙,陈楚莹.
杉木人工林衰退机理探讨[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953-1957.
被引量:63
6
王勤,徐小牛,平田永二.
琉球松-琉球木荷混交林生长及其土壤特性的研究[J]
.林业科学,2004,40(5):39-44.
被引量:4
7
王鸣远,杨素堂.
人工林工程生物质量与环境影响评价[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5):47-52.
被引量:3
8
李志安,邹碧,丁永祯,曹裕松.
森林凋落物分解重要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04,23(6):77-83.
被引量:189
9
冯仲科,罗旭,石丽萍.
森林生物量研究的若干问题及完善途径[J]
.世界林业研究,2005,18(3):25-28.
被引量:46
10
马永清,刘立秋,陈素英.
牧草间的生化他感作用及其在人工混播牧草中的应用[J]
.草业科学,1995,12(5):42-4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0
1
仝雅娜,丁贵杰.
一种黄壤的不同提取液的GC-MS有机成分分析[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2):192-195.
被引量:1
2
李晓萍.
乐昌含笑人工林培肥土壤与涵养水源功能分析[J]
.林业科技开发,2011,25(4):59-62.
被引量:3
3
袁娜,刘增文,祝振华,杜良贞.
黄土高原主要人工林树种对几种豆科牧草的化感作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87-92.
被引量:13
4
杨期和,赖万年,杨和生,刘惠娜,刘德良.
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的研究概述[J]
.嘉应学院学报,2012,30(2):42-47.
被引量:3
5
黄振英.
解析林地地力的维持和保护[J]
.绿色科技,2012,14(8):77-79.
被引量:1
6
张明,李智勇,徐小牛.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人工林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以安徽省林业世行贷款综合发展项目为例[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41(5):848-852.
被引量:3
7
杨龙,孙中宇,唐光良,林志文,陈燕乔,黎喻,李勇.
基于微型无人机遥感的亚热带林冠物种识别[J]
.热带地理,2016,36(5):833-839.
被引量:25
8
余注光,黄晓露,冯娇银,杨梅.
巨尾桉萌芽林引入降香黄檀后的土壤化学性质变化[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8(2):243-247.
被引量:3
9
周磊,王树力.
树种混交对红皮云杉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47(2):37-41.
被引量:10
10
洪宜聪,王启其,黄健韬,孟庆银,邱明镜,王雨水,乐发钱.
闽楠人工林土壤肥力及其涵养水源功能[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47(3):68-73.
被引量:33
二级引证文献
95
1
任艳中,王弟,李轶涛,王晓军.
无人机遥感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8):111-118.
被引量:24
2
林文.
不同坡位7a生乐昌含笑人工林生物量分布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7):149-151.
被引量:1
3
王晓航,陈景寒,孟龙.
咳嗽、发热、胸痛、肺内片状阴影[J]
.山东医药,2000,40(2):50-51.
4
郭晓春,廖蓉苏,宋洋.
大马士革玫瑰茎叶水浸液对几种植物种子的化感作用[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28-31.
被引量:1
5
李俊,刘增文.
4种针叶纯林枯落叶对3种豆科灌草的化感效应[J]
.草业科学,2013,30(7):1057-1065.
被引量:10
6
黄良嘉,刘增文,朱博超,吕晨.
小叶杨和刺槐纯林腐殖质土壤对9种常见灌草植物的化感效应[J]
.草地学报,2014,22(1):150-157.
被引量:10
7
王云,刘叶,龙凤玲,龚浪,赵东海,彭友林.
鸡眼草水浸提液对4种草坪草的化感作用[J]
.生命科学研究,2014,18(2):105-113.
被引量:10
8
黄良嘉,刘增文,朱博超,邴塬皓,张晓曦,吕晨.
白桦和辽东栎纯林腐殖层土壤对9种灌草的化感效应[J]
.应用生态学报,2014,25(6):1632-1638.
被引量:3
9
王仙,魏天兴,朱金兆,赵兴凯,刘海燕.
黄土丘陵区油松根际土化感效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4):7-13.
被引量:1
10
王仙,魏天兴,朱金兆,赵兴凯,刘海燕.
黄土丘陵区油松根系化感效应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37(4):82-89.
被引量:7
1
周华.
黑龙江省杨树人工林衰退原因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村科技,2014(7):42-43.
被引量:2
2
郝光明,于保春,郑云冲.
平菇菌种衰退原因与防止方法研究[J]
.中国食用菌,1996,15(6):36-37.
被引量:1
3
张鑫,束庆龙,刘兰玉,沈万芳,刘晓莉.
安徽古树衰退的原因及保护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6):107-108.
被引量:9
4
王晓春.
彰武地区樟子松衰退原因及防治技术[J]
.防护林科技,2013,26(1):92-93.
5
翟雷田.
近海渔业资源衰退原因及渔政管理的对策[J]
.河北渔业,1994(5):28-29.
6
苏洪山.
家鱼人工繁殖后代衰退原因的探讨[J]
.淡水渔业,1984,14(1):4-6.
被引量:3
7
崔永鹏,郑海龙.
遏制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对策[J]
.黑龙江林业,2000(7):5-5.
被引量:1
8
刘禄昌.
控制人工林地力衰退 实现林木持续速生丰产[J]
.林业经济问题,1998,18(1):63-64.
被引量:1
9
黄鹤羽,盛炜彤.
我国人工林地力衰退现状与对策[J]
.中国林业,1994(8):35-36.
被引量:12
10
张广军,张松梅,郭立新,史蓉红,曹明蕊.
雷州半岛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
.林业资源管理,1999(6):37-43.
被引量:12
防护林科技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