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伤寒论》中的悸证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试论《伤寒论》中的悸证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00193)毛静远《伤寒论》(以下简称《论》)有关悸证的论述散见于各经病中,致使后学者每难窥其全貌,从名到实产生多端混淆。就笔者所阅览的有限文献,其在对《论》所论悸证的阐述中,一些概念不清、牵强附会、...
作者
毛静远
机构地区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天津中医》
1998年第3期136-138,共3页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伤寒论
悸证
论述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3
1
王守岩,马贤德.
《金匮要略》对惊悸病辨证论治特点浅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0).
被引量:1
2
廖子君,侯蓉.
《伤寒杂病论》“悸证”论治体系及其临床意义[J]
.国医论坛,1993,8(3):1-3.
被引量:1
3
马群力.
仲景论悸考辨[J]
.中医药学刊,2004,22(7):1305-1307.
被引量:7
4
张广梅.
《伤寒论》通、利、补三法辨治悸证[J]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1):495-495.
被引量:2
5
杨祥坤.
《金匮要略》惊悸病源流探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6):31-33.
被引量:4
6
黄书定.
益气养阴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6例[J]
.福建中医药,1990,21(4):8-8.
被引量:4
7
李春红,杨旻.
《伤寒论》悸证治法辨析[J]
.国医论坛,1997,12(1):6-6.
被引量:2
8
王琦,谢建军,翁泰来.
心下部腹证与胃电图及胃病病种关系探讨[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32(4):25-27.
被引量:7
9
马云枝.
《伤寒论》悸证证情机理俚析[J]
.国医论坛,1998,13(4):4-5.
被引量:3
10
龚一萍.
浅谈《金匮要略》温化痰饮法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6):687-68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高艺嘉,阚俊明.
基于《伤寒杂病论》探析悸证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9):194-19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长乐,刘妍如,唐志书,宋忠兴,常百金,杨兴晶,赵艳婷.
基于“优势成分导向”策略的甘草抗心悸作用质量标志物的快速筛选[J]
.中南药学,2023,21(3):670-677.
被引量:2
1
廖子君,侯蓉.
《伤寒杂病论》“悸证”论治体系及其临床意义[J]
.国医论坛,1993,8(3):1-3.
被引量:1
2
廖子君,侯蓉.
《伤寒论》悸证的论治体系及其临床意义[J]
.浙江中医杂志,1993,28(1):9-11.
3
祝均辉.
浅谈《伤寒杂病论》论悸十证[J]
.湖北中医杂志,2003,25(1):12-13.
被引量:1
4
马云枝.
《伤寒论》悸证证情机理俚析[J]
.国医论坛,1998,13(4):4-5.
被引量:3
5
李春红,杨旻.
《伤寒论》悸证治法辨析[J]
.国医论坛,1997,12(1):6-6.
被引量:2
6
张丰强,石效龙.
《伤寒论》悸证新探[J]
.浙江中医杂志,1991,26(2):80-81.
7
缑玉梅.
对《金匮》悸证的再认识及临床实践[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1):11-12.
8
许友明.
心悸的分证辨治[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6):368-369.
9
王平.
《伤寒论》悸证研讨[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16-17.
10
张广梅.
《伤寒论》通、利、补三法辨治悸证[J]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1):495-495.
被引量:2
天津中医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