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瓮安“6.28”事件的再反思(之一)——从瓮安事件看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8年6月28日,贵州省瓮安县因对一起中学生非正常死亡(自杀)事件处置不当,引发了一起严重打砸抢烧突发事件。这起事件,无论是从参与、聚集、围观的人数、持续的时间,还是从冲突的剧烈程度、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来看,都是贵州省近年来所罕见的。“6.28”事件不仅暴露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执政能力、执政基础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也暴露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突出问题,教训极其深刻。本文从瓮安“6.28”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置过程入手,通过深入分析事件形成的原因,
作者
崔亚东
机构地区
贵州省委
贵州省政法委
贵州省公安厅
出处
《公安教育》
2009年第6期4-10,共7页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处置
预防
经济社会发展
非正常死亡
突发事件
社会影响
经济损失
分类号
D631.4 [政治法律—政治学]
F12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6
1
韩宏城.
对疑似命案引发信访问题的思考[J]
.中国刑事警察,2009(2):35-36.
被引量:2
2
于建嵘.
有一种“抽象愤怒”[J]
.南风窗,2009(18):4-4.
被引量:24
3
吴伟.
贵州瓮安事件始末[J]
.新世纪周刊,2008,0(20):50-52.
被引量:9
4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02(5):6-9.
被引量:210
5
李斌,刘训.
化解群体间矛盾 抑制群体性事件[J]
.学习月刊,2008(19):21-23.
被引量:6
6
陈利华.
群体性事件考验中国[J]
.经济管理文摘,2005(16):30-31.
被引量:20
7
王奎.
生命权的概念及其入宪的必要性和价值[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9(3):14-19.
被引量:5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被引量:161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4.
被引量:748
10
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刷馆,2010.96-9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9
1
杨辉解.
疑似命案处置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以贵州瓮安“6.28”事件和湖北石首“6.19”事件为例[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6):8-12.
被引量:2
2
彭耀春.
互联网时代的公安舆论引导[J]
.公安研究,2009(11):51-57.
被引量:3
3
林苇.
维护私权:预防群体性事件的新视角——以瓮安6·28事件为剖析个案[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3):65-69.
被引量:3
4
刘素洁.
确立和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的构想[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0,23(5):80-82.
5
左一鸣,覃平飞.
论我国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应对[J]
.管理观察,2011(18):20-21.
6
张荣军,谭培文.
和谐社会视阈下“非直接利益冲突现象”成因及对策研究[J]
.前沿,2011(19):4-7.
被引量:1
7
杨斌成,李娟.
网络群体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联动的模式及程序[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12(1):19-22.
8
黄浩.
城市化进程中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研究[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27(6):28-30.
9
王茂涛,万亚楠,冯伟.
基于非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性事件研究[J]
.巢湖学院学报,2015,17(1):27-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林苇.
法治视角下水库移民类群体性事件的思考——以云南绥江“3.25堵路事件”为例[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127-132.
被引量:3
2
徐乃龙,朱弋青.
公安机关引导下的集会游行示威:一种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新思路[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23(6):93-97.
被引量:4
3
徐乃龙,朱弋青.
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新定位——试议公安机关引导集会游行示威[J]
.公安研究,2011(12):33-38.
被引量:3
4
李平达.
公安信息在公关领域运用的探讨[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4):104-107.
被引量:4
5
林琦,王越琳,王晓宇.
我国公安机关网络舆论引导浅析[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2(8):69-71.
被引量:1
6
王义鹏.
移动互联网媒体时代公安舆论引导能力[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27(10):52-54.
被引量:4
7
王茂涛,万亚楠,冯伟.
基于非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性事件研究[J]
.巢湖学院学报,2015,17(1):27-32.
被引量:1
8
朱佳彬,周嫣茹.
非直接利益冲突型群体性事件形成过程及其治理——以苍南事件为例[J]
.管理观察,2015(27):72-74.
9
赵荣,殷成刚.
浅谈疑似命案现场勘查的体会[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15):112-112.
10
黄鹏程.
命案立线侦查取证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2017(33):10-13.
1
沈红宇.
浅析社会变革中的文化因素[J]
.学理论,2012(13):39-40.
2
杨琳.
解剖瓮安事件[J]
.瞭望,2011(17):24-25.
3
杨希奇.
论“两高”司法解释下“刑讯逼供”的释义与认定[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12):263-265.
4
刘东梁,薛小荣.
中苏政治体制改革方略比较研究——兼论邓小平渐进式改革的一般意义[J]
.学理论,2015(25):69-70 75.
被引量:1
5
松涛.
悲壮的过去 伟大的开始[J]
.今日新疆,2008,0(11):4-4.
6
滕健,刘昂.
论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本土化[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55-60.
被引量:7
7
张光宇.
论劳动法范围内的罢工与罢工制度的实质[J]
.长春大学学报,2006,16(5):53-55.
8
秋风.
在社会体系中恢复人的完整性[J]
.中国报道,2010(7):87-87.
9
张万聪,耿德伟.
从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对比看政府干预的作用[J]
.时代金融,2010(9X):9-12.
被引量:1
10
李凯洛.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从金融危机看服装消费趋势的变化[J]
.中国纺织,2009(5):83-85.
公安教育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