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地图》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2-25,共4页
Map
同被引文献36
-
1方萌,刘高焕.黄河三角洲土地生产潜力的GIS评价[J].地球信息科学,2004,6(3):79-83. 被引量:15
-
2刘波.读图时代的受众心理和阅读取向[J].编辑学刊,2005(1):34-36. 被引量:27
-
3高玉荣,朱庆,应申,肖建平.GIS中三维模型的视觉变量[J].测绘科学,2005,30(3):41-43. 被引量:17
-
4刘岳.国家经济地图集的设计和制图可视化的方法技术[J].地理学报,1995,50(3):193-205. 被引量:10
-
5闫庆武,卞正富,赵华.人口密度空间化的一种方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45-48. 被引量:43
-
6初世强,刘岳.面向对象的电子地图创作模型──国家经济地图集(电子版)软件设计研究[J].地理学报,1996,51(1):12-24. 被引量:14
-
7徐智勇,艾廷华,危拥军,祝国瑞.三维地图符号视觉参量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31(6):557-560. 被引量:29
-
8顾学明.ArcGIS和测量一体化方案--ArcGIS Survey Analyst Extension[EB/OL].http://www.superfull.com/library/chinanews/new13/new13-survey.htm,. 被引量:1
-
9D.R.FraserTaylor,王建华,邸香平.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和现代地图科学:会聚还是分离?[J].地图,1997(2):1-6. 被引量:6
-
10毋河海.地图数据库系统[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7
-
1苗青.二维电子地图和三维虚拟场景的互响应[J].四川测绘,2005,28(3):103-105. 被引量:2
-
2徐智勇,艾廷华,危拥军,祝国瑞.三维地图符号视觉参量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31(6):557-560. 被引量:29
-
3刘纪平,张福浩.地理信息的制图表达若干问题探讨[J].遥感信息,1998,20(A00):13-16.
-
4花向红,万剑华.现代测量数据显示交互技术研究[J].测绘工程,2000,9(3):12-14. 被引量:1
-
5李满春,李延满,陈刚.地理信息查询语言发展趋势[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38(6):70-73. 被引量:2
-
6王金茵,沈定涛,杨柳,倪建华,王结臣.三维动态柱状图制图表达方法与应用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6,33(11):78-82. 被引量:2
-
7李云岭,靳奉祥,季民.数字测图与GIS建库的关系研究[J].测绘通报,2004(2):31-33. 被引量:33
二级引证文献69
-
1范甲昊,邓轶,彭宁叶子,严涵,任福.一种实现协同的三维态势符号标绘方法[J].测绘地理信息,2020,45(1):80-83. 被引量:1
-
2廖红伟,朱光.面向GIS的数字测图系统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24(1):26-29. 被引量:5
-
3张鹏程,方锋,李长辉.XFM技术及其在DGN图形要素属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08,22(4):38-40.
-
4张学明,何建美,陶健.面向GIS的基础空间数据加工模式的探讨[J].测绘通报,2009(11):57-59. 被引量:4
-
5任中健.基于组件GIS的数字测图系统设计与开发[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4):69-70.
-
6徐茂林,杨凤云.利用DLG进行DEM的高程提取[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28(1):50-52. 被引量:2
-
7吴静,蔡砥,王铮.地理信息系统中自然语言查询的分词处理与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5,7(3):67-71. 被引量:6
-
8田劲松,高飞,胡小华,王慧.关于数字化测图与GIS建库的几点思考[J].城市勘测,2006(1):54-56. 被引量:3
-
9靳祥升,王琴,张永伟.建立黄河流域GIS数据库的探讨[J].人民黄河,2006,28(6):9-10. 被引量:3
-
10邢锐,石金峰.面向GIS的大比例尺测图[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B06):46-4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