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唯升学教育”是厌学的根源——冷暴力成“隐性辍学”催化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隐性辍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沉重的现实,一种逼近的危机。它关乎一群活生生的、迷惘而又无奈的孩子,更是对家长、学校、社会良心和责任的拷问。愿更多的人来关注隐性辍学。”日前,记者收到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董事长兰靖的一封邮件,呼吁更多的人关心中小学生的“隐性辍学”。
作者
张文凌
出处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9年第10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辍学
升学教育
催化剂
冷暴力
厌学
云南师范大学
社会良心
政协委员
分类号
G52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725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张文凌.
“唯升学教育”是厌学的根源——冷暴力成“隐性辍学”催化剂[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09(4):6-8.
2
赵永康.
隐性辍学不可忽视[J]
.教育革新,2009(9):6-6.
3
张萍.
儒学中君子建构的就是自我精英化[J]
.文教资料,2006(4):64-65.
4
陈厚德.
纪念高相久老师——兼谈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与社会责任[J]
.内蒙古教育,2003(8):43-44.
5
赵燕.
当教师都成为专家——评《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4(6):62-62.
被引量:1
6
徐娟,董云川.
究竟谁之过:教育还是社会?[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4,3(2):28-31.
7
冷暴力成“隐性辍学”催化剂[J]
.中国青年研究,2009(4):116-116.
8
邓俊波.
中职学生沉迷手机的“堵”与“疏”[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0(29):17-17.
9
武才娃.
大学道德教育的失落与复兴[J]
.北京观察,2007(11):26-28.
10
王乐.
拯救被冷暴力包围的孩子[J]
.人生十六七(家教指南),2011(6):7-10.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