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B班大学英语听力教学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听说能力变得更加重要。大学英语B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听力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动机、自信等情感因素、英语基础、知识储备和英汉语言差异等方面分析B班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状况,提出从课前,听前及听力活动三方面入手,选择突破点,采用综合措施,拉动B班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
作者
马力达
机构地区
辽宁工业大学外语系
出处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6-118,共3页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B班听力教学
听力基础
听力能力
分类号
H319.1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85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著..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72.
2
萧好章,王莉梅.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26-29.
被引量:204
3
高一虹,程英,赵媛,周燕.
英语学习与自我认同变化——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5(2):132-139.
被引量:119
4
ZhangYijun WangQingjiang.
PRE-LISTENING METHODS IN LISTENING CLASS[J]
.中国英语教学:英文版,2004,27(2):42-45.
被引量:2
5
刘龙根,胡开宝.
影响外语听力理解的若干因素再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5):27-31.
被引量:55
6
曾用强.
自信心与语言测试行为[J]
.现代外语,2002,25(2):204-209.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55
1
贾芝.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探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z2):299-301.
被引量:34
2
罗伟.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本质与模式验证——兼评应惠兰等的主题教学模式[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4):44-47.
被引量:75
3
应惠兰,何莲珍,周颂波.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0(4):23-27.
被引量:305
4
李丽生.
SCLT教学模式及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
.外语界,2002(4):36-40.
被引量:91
5
高一虹.
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26(1):59-64.
被引量:178
6
程冷杰,秦秋.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四、六级考试[J]
.外语界,2004(6):69-73.
被引量:15
7
严明.
分级动态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新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2):153-155.
被引量:94
8
俞真.
运用多媒体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33-34.
被引量:155
9
肖礼全.
对中国英语教学宏观模式的思考[J]
.外语教学,2005,26(5):35-42.
被引量:76
10
冯奇,郑晶,邵军航.
创新理念 深化改革——大学英语多种模式教学实验[J]
.外语电化教学,2005(5):55-59.
被引量:42
<
1
2
3
4
5
6
>
共引文献
385
1
李晓莉.
彝族英语三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模式研究[J]
.现代英语,2021(20):94-97.
被引量:1
2
李法玲,姜苹.
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的成因及应对方式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1):161-162.
被引量:1
3
穆静.
补救性语音教学与习得性无能学生的自我认同[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95-98.
4
于志明.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比研究[J]
.河南农业,2008(10):22-23.
5
潘婧.
形成性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4):170-172.
被引量:1
6
高一虹,程英,赵媛,周燕.
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强度与自我认同变化[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25-28.
被引量:93
7
李游.
加强听力教学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4):67-69.
被引量:2
8
吴伟英,邓志辉,黄继炎.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8(1):6-13.
被引量:51
9
吴石梅.
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缺位研究与对策[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2(2):129-130.
10
刘戈.
解读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233-234.
被引量:5
<
1
2
3
4
5
…
39
>
同被引文献
10
1
黄若容.
提高英语听力课教学质量的尝试[J]
.外语界,1998(2):29-33.
被引量:54
2
孙素英.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1):52-52.
被引量:5
3
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主任王海啸教授:从系统的角度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2007(4):78-78.
被引量:1
4
顾日国.英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被引量:3
5
Harris M. Self-asse.ment of language learning in formalttings[J ]. ELT Journal, 1997,51( 1 ) z 12 - 20.
被引量:1
6
Eysenck, M W Anxiety. learning and memory. A reconceptualization[J ]. Joum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979(13) .363 - 385.
被引量:1
7
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被引量:6
8
王芳,庾鲜海.
文化差异引发的语言焦虑与语言输出能力的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2):77-79.
被引量:5
9
童红灯,徐建华.
加强口语、阅读、写作训练,提高英语听力水平[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4):100-104.
被引量:4
10
佟靖.
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4):120-12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刘宁.
英语听力教学的困难分析与对策[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5):316-317.
2
卢兰凤.
关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思考[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2):58-59.
被引量:2
3
屈莹.
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教学策略的改进[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3(4):36-37.
4
李洪季.
关于高校外语教学方法策略探析[J]
.中国电子商务,2013(23):128-128.
5
张静.
浅议高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J]
.才智,2012,0(15):151-15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金霞.
朝鲜语听力课程考核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11):132-132.
2
张锋茹.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听力教学的思考[J]
.海外英语,2011(6X):86-87.
1
李丽君.
提高高中生英语听力能力三谈[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9,9(3):97-100.
2
罗莉.
浅谈高校学生如何提高英语听力[J]
.青春岁月,2013,0(15):251-251.
3
文静.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初探[J]
.新课程学习,2014,0(4):35-35.
4
刘立茂.
谈电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56-57.
5
赵新颜.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浅探[J]
.考试周刊,2010(3):134-135.
6
王亚静.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能力的有效策略[J]
.创新时代,2016,0(3):84-85.
被引量:6
7
白惠茹.
英语听力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管理与艺术,2014(1):103-104.
8
袁芳.
复合式听写给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带来的启示[J]
.时代人物,2008,0(8):127-128.
9
杨建荷.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问题与对策[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107-109.
被引量:2
10
孟新颖.
探究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J]
.校园英语,2014,0(31):67-67.
<
1
2
>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郑度
叶民强
秦耀辰
任建兰
王静爱
乔玉楼
鹿晨昱
匡耀求
朱照宇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相关主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
系统组成
区域经济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