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再论曹魏政治中的“浮华”问题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光武所倡尚"名节"之风在汉末已流为"浮华"之弊,曹魏政治中的"浮华"问题正是汉末以来士人阿当比周以求虚誉的继续,其目的在于影响甚至操控选举,"太和浮华案"正是魏明帝对此种势力打击的结果。"浮华"的表现形式为"清谈",齐王芳时期,曹爽集团起用"太和浮华案"中受到打击的名士为其变革力量,但最终触动了代表旧势力的司马懿集团,从而酿成"高平陵政变"。
作者
杨晓东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7-120,共4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尚名节
浮华
太和浮华案
清谈
高平陵政变
分类号
K23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1
1
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M].王树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被引量:2
2
吕思勉著..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752.
3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被引量:37
4
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被引量:2
5
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484.
6
唐长孺.九品中正制度试释[A].唐长孺文存[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被引量:1
7
王晓毅.
论曹魏太和“浮华案”[J]
.史学月刊,1996(2):17-25.
被引量:8
8
陈寅恪著,陈美延编..金明馆丛稿初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412.
9
唐长孺著,朱雷,唐刚卯选编..唐长孺文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774.
10
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590.
共引文献
45
1
邓长春.
礼法之治与泰始律令[J]
.法律史评论,2019,0(2):46-73.
被引量:1
2
王永平.
略论诸葛诞与琅邪诸葛氏“姓族”形成之关系[J]
.文史哲,2005(4):82-87.
被引量:2
3
唐昱.
明清“易性乔装”剧兴盛之因缘[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6(2):40-47.
被引量:6
4
张连生.
六朝太学与国学考辨[J]
.史学集刊,2006(5):3-9.
被引量:5
5
丁红旗.
陆机《羽扇赋》试释兼论南北隔阂[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2):32-37.
被引量:1
6
曹洪洋.
经今古文学之争的解释学解读[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3(4):32-37.
7
王福利.
“夸父逐日”神话新解——从“入日”一词的训诂说起[J]
.甘肃社会科学,2007(6):140-143.
被引量:3
8
李天道.
“典雅”说的文化构成及其美学意义[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10):132-136.
被引量:1
9
王子今.
“女儿国”的传说与史实[J]
.河北学刊,2008,28(3):61-66.
被引量:5
10
金忠明.
“软文化”模式与水的教化意味——兼论中国传统教育的理想境界[J]
.教育学报,2008,4(4):88-9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6
1
錢宝琮.
从春秋到明末的曆法沿革[J]
.历史研究,1960(3):35-67.
被引量:12
2
杨耀坤.
有关司马懿政变的几个问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89-98.
被引量:7
3
郑慧生.
“殷正建未”说[J]
.史学月刊,1984(1):15-22.
被引量:13
4
李学勤.
谈“张掖都尉棨信”[J]
.文物,1978(1):42-43.
被引量:12
5
王晓毅.
论曹魏太和“浮华案”[J]
.史学月刊,1996(2):17-25.
被引量:8
6
冯时.
殷历岁首研究[J]
.考古学报,1990(1):19-42.
被引量:23
7
周庆智.
论中国历史上“正闰观”的文化意蕴[J]
.社会科学战线,1994(6):96-106.
被引量:1
8
王晖.
殷历岁首新论[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3(2):48-55.
被引量:15
9
刘蓉,薛振恺,蒋重跃.
析魏明帝禁浮华[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38-143.
被引量:5
10
扬之水.
幡与牙旗[J]
.中国历史文物,2002(1):16-2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
1
王丽红,田思路.
“浮华士风”:曹魏时期重要政治特征钩沉[J]
.兰台世界(下旬),2014,0(12):28-29.
2
杨英.
曹魏“改正朔、易服色”考[J]
.史学月刊,2015(10):47-59.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田可.
落下閎讖言與北周隋唐間的四次改曆[J]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20(1):125-154.
2
冯渝杰.
天命史观与汉魏禅代的神学逻辑[J]
.人文杂志,2016(8):85-92.
被引量:2
3
陈鹏.
三统说与汉晋服色[J]
.史林,2017(4):36-45.
被引量:9
4
何伶.
异象与曹魏皇权政治演进析论[J]
.宜春学院学报,2018,40(2):68-72.
5
吕宗力.
谶纬与曹魏的政治与文化[J]
.许昌学院学报,2018,37(3):13-24.
被引量:1
6
刘姣姣,梁惠娥.
管窥三十年来的服色文化研究[J]
.丝绸,2019,56(3):98-104.
被引量:4
7
杨英.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古礼学和礼制研究[J]
.文史哲,2020(5):96-113.
被引量:3
8
高鑫.
惟新魏历:北魏后期的历与正统塑造[J]
.许昌学院学报,2021,40(1):10-15.
9
杨英.
曹魏、西晋郊礼重构及其对郑玄、王肃说之择从[J]
.史学集刊,2021(5):75-86.
被引量:1
10
杨英.
曹魏、西晋郊礼重构及其对郑玄、王肃说之择从[J]
.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22(2):3-14.
1
孟祥才.
论曹爽之败[J]
.史学月刊,2004(8):20-24.
被引量:2
2
陆静卿,李磊.
论嵇康、阮籍政治思想的转变[J]
.闽江学院学报,2004,25(3):120-124.
被引量:1
3
郝虹.
魏晋递嬗下的儒学承传——高平陵政变的文化背景之争辨析[J]
.大连大学学报,2011,32(2):20-24.
4
李毅婷.
论正始党争与“司马党”的联结[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7(4):93-98.
5
黄梅.
浅析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特点[J]
.学理论,2013(36):129-130.
6
王晓毅.
司马懿与曹魏政治[J]
.文史哲,1998(6):88-96.
被引量:18
7
连晓旭.
司马懿与曹魏政权关系探析[J]
.丝绸之路,2013(6):61-63.
8
孙辉.
徐兖士人与曹魏政治[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0-92.
9
赵昆生.
浮华交会与曹魏政治[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2-58.
10
谢亦峰.
汝颍大族在曹魏时期的政治取向[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6):48-52.
湖北社会科学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