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统人际伦理变异与权力寻租及其矫治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社会是一个以熟人社会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熟人"待统中的人情、面子与权力的三要素的运作逻辑,在当下人际交往中发生扭曲性交换,并进而产生人际伦理的变异与权力寻租。因而实现人际伦理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熟人"传统,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层面探讨人际伦理矫治。
作者
贺定光
机构地区
湖南高速公路管理局
出处
《船山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214-216,共3页
Chuanshan Journal
关键词
“熟人”传统
人际伦理
人际关系
权力寻租
分类号
B82-05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6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1
1
翟学伟.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
.社会学研究,2004(5):48-57.
被引量:519
2
蒋中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的“双轨”控制[J]
.理论与改革,2003(3):80-82.
被引量:3
3
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J]战略与管理,2001(06).
被引量:1
4
麻美英.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人际冲突及其协调[J]
.浙江社会科学,1999(6):87-91.
被引量:5
5
刘玉能.
近期我国身份称谓变迁及运行的动力机制[J]
.社会科学研究,1996(6):82-86.
被引量:6
6
王思斌.中国人际关系初级化与社会变迁[J]管理世界,1996(03).
被引量:1
7
曹锦清,张乐天.
传统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人情与关系网——一个浙北村落的微观考察与透视[J]
.探索与争鸣,1992(2):51-59.
被引量:40
8
翟学伟著..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36.
9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2003.
10
孙立平著..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84.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翟学伟.
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中国日常社会的真实建构[J]
.中国社会科学,1999(4):144-157.
被引量:98
2
姚亚平.
现代汉语称谓系统变化的两大基本趋势[J]
.语言文字应用,1995(3):94-99.
被引量:90
3
廖申白,孙春晨.
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与对策[J]
.哲学研究,1997(5):11-19.
被引量:7
4
陈涛.
社会失范:晚外发国家现代化道路上的“陷阱”[J]
.社会学研究,1990(5):59-72.
被引量:6
5
韩少功.
人情超级大国(一)[J]
.读书,2001(12):85-91.
被引量:34
6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被引量:32
7
E B Foa & V G Foa 1976, "Resource Theory of Social Exchange." In J W Thibamt, Spence & R C Carson(eds.), Contemporary Topics in Social Psychology, Worriestown. N J : General Learning.
被引量:1
8
罗素 秦悦译.《中国问题》[M].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
被引量:15
9
文崇一.《报恩与复仇:交换行为的分析》[A].载文崇一.《历史社会学:从历史中寻找模式》[C].台北:三民书局,1995a..
被引量:1
10
沟口雄三.《中国的思想》[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560
1
胡荣,莫思凡.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的社会比较与风险感知[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2):103-116.
被引量:2
2
黄俊辉.
多主体互动场景下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生成机制研究:以S市居家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为例[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3(1):91-108.
3
彭长桂.
作为概念隐喻的祠堂:公地治理的“孔子方案”[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2(3):64-97.
4
韩亚辉,郭智敏.
离乡青年家庭微信催婚中的数字代际冲突——基于个体化的理论视角[J]
.新闻知识,2023(6):20-26.
5
李昌盛.
从判决风险连带到审判结果中立[J]
.刑事法评论,2019(1):435-486.
被引量:4
6
李霞,刘佳.
三峡库区孙家镇室内装修工人职业选择的个案研究[J]
.三峡文化研究,2022(1):179-195.
7
陈静丽,任孝鹏.
深圳“独立我”区域文化及其形成机制[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3(1):43-63.
8
刘腾龙.
嵌入式经营:“新农人”农业创业的经营困境与调适机制[J]
.当代青年研究,2022(6):5-11.
被引量:5
9
袁月,余璇.
组织中恢复体验的作用机制与本土化发展[J]
.南大商学评论,2020,17(3):143-161.
被引量:2
10
刘敏.
复合思维:家事纠纷解决中公益律师的行动逻辑——基于对中部D县的考察[J]
.民间法,2021(3):470-48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9
1
王灿斌.
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伦理——生态环境危机面前人类的两难选择[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3):32-34.
被引量:8
2
李伟民.
论人情──关于中国人社会交往的分析和探讨[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2):57-64.
被引量:101
3
范进.
哲学——为人类精神寻找“家园”[J]
.中国社会科学,1995(1):148-151.
被引量:7
4
金尚理.
试论儒家的“礼因人情”说[J]
.甘肃社会科学,2004(6):113-115.
被引量:3
5
赵晓.
分配公平的关键在于规范权力而不是诅咒市场[J]
.中国发展观察,2007(1):55-56.
被引量:11
6
[美]丹尼斯·穆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2
7
[美]特里·L·库柏.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9,218.
被引量:8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被引量:224
10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被引量:127
引证文献
2
1
胡训玉.
论和谐社会权力伦理的建构[J]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3):6-12.
2
贺培育,姚选民.
论人情传统的历史成因及其影响[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3):42-4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边新灿,李祎,范笑仙.
新高考改革遭遇“应试教育”掣肘的多因素分析[J]
.浙江学刊,2019(3):102-110.
被引量:13
2
王升平.
人情的行政实践效应:一个中观层面的考察[J]
.中州学刊,2019(10):6-12.
被引量:2
3
杨淑豪.
中国传统人情文化艺术与现代社会的互动研究[J]
.艺术科技,2021,34(10):159-160.
1
高稳.
论斯坦贝克《菊花》中的伦理困境[J]
.中州大学学报,2014,31(1):57-59.
被引量:1
2
明明.
张三李四如是说[J]
.杂文月刊(文摘版),2012,0(7):50-51.
3
杂海咀华[J]
.杂文选刊,2005,0(7):42-42.
4
毕星星.
在乡下坐公共汽车[J]
.海燕,2009(10):52-54.
5
潘采夫.
中国,你的刹车板丢了[J]
.读者(原创版),2011(10):53-53.
6
单正平.
儿童嘴巴与五四精神[J]
.天涯,1999,0(6):33-35.
7
米兰.
现代经典杂文小识(之九) 官场一绝——读《论拍马》[J]
.杂文选刊,2006,0(9):52-53.
8
乐朋.
官逼民刁[J]
.杂文月刊(文摘版),2012,0(10):9-9.
9
蔡奂.
试析《远大前程》中的人际伦理对匹普成长的影响[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5):191-192.
10
佚名.
宋江的品牌战略[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07,0(8):63-63.
船山学刊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