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十年来国内关于俄罗斯利益集团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于俄罗斯利益集团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参考国内现有资料文献的基础上,对于国内俄罗斯利益集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继续深入研究的路径;系统探讨利益集团的政治学概念;重点对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利益集团、石油工业集团进行深入研究;对中俄两国的利益集团进行比较研究。
作者
陶林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4期58-60,共3页
基金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十年来中俄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主持人王立新教授
关键词
俄罗斯利益集团
路径
分类号
D50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6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2
1
陈慧颖.
中俄两国公司治理中的传媒力量比较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08(7):28-29.
被引量:2
2
杨成.
新官僚利益集团的崛起与俄罗斯特色的资本主义[J]
.当代世界,2008(2):24-26.
被引量:4
3
张慧君.
转型进程中的国家治理模式重构:比较制度分析——以中欧和俄罗斯为例[J]
.俄罗斯研究,2006(2):28-33.
被引量:6
4
景维民,杨晓猛.
制度秩序与可信任的制度再造——俄罗斯可信任制度的匮乏与培育[J]
.俄罗斯研究,2006(1):30-36.
被引量:2
5
温俊萍,高子平.
俄罗斯经济转轨与利益分配的制度分析[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4):40-47.
被引量:3
6
温俊萍,高子平.
俄罗斯利益集团与经济转轨的制度分析[J]
.国际论坛,2005,7(5):63-67.
被引量:2
7
温俊萍.
社会转型期俄罗斯利益集团崛起探析[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1(4):56-61.
被引量:4
8
岳爱武,牛天秀.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浅析[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1):63-65.
被引量:2
9
温俊萍,高子平.
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利益分配效应[J]
.俄罗斯研究,2004(4):31-34.
被引量:3
10
胡键.
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演变及其对政治决策的影响[J]
.俄罗斯研究,2004(3):34-4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05
1
徐坡岭.
俄罗斯政治制度转型的全球化约束与政治传统张力——俄罗斯政治制度重构的主导因素[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8):19-24.
被引量:11
2
周冰,靳涛.
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J]
.中国社会科学,2005(1):71-82.
被引量:60
3
徐元宫.
转型时期中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比较[J]
.俄罗斯研究,2004(4):57-63.
被引量:2
4
李建民.
俄罗斯金融寡头暨官僚资本主义探源[J]
.东欧中亚研究,1997(5):44-53.
被引量:22
5
张宇燕.
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J]
.改革,1994(2):97-105.
被引量:202
6
霍淑红.
俄罗斯民主进程中的市民社会[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1):69-74.
被引量:7
7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M].北京:展望出版社,1997年版..
被引量:1
8
波特.《竞争优势》(中译本)[M].北京:展望出版社,1997年版..
被引量:1
9
弗登伯格和梯若尔.《博弈论》(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被引量:1
10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1
1
冯晨曦,张仕荣.
“冰上丝绸之路”倡议:动因、支点与前景[J]
.国别和区域研究,2019,4(4):51-73.
2
郭海龙,李浚菡.
俄罗斯政党政治实践的典型特征[J]
.比较政治学研究,2022(1):137-144.
3
罗贞礼.
基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竞价拍卖政策博弈[J]
.国土资源导刊,2004,1(3):11-14.
被引量:1
4
张庆辉.
印度能源结构及其地理分布特征[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30(6):67-69.
被引量:3
5
李刚,姜乃力,郑晓非,张志全.
国际石油储备建设经验及其借鉴[J]
.世界地理研究,2005,14(1):81-87.
被引量:6
6
邵峰.
国外高层决策咨询机制及其启示[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1):88-96.
被引量:13
7
冯春萍.
俄罗斯石油工业与中俄双边合作[J]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4,20(6):6-10.
被引量:4
8
张少冬,郭新戈.
日本角逐多重国家利益的俄罗斯石油管道之争[J]
.西伯利亚研究,2006,33(4):52-54.
被引量:4
9
张少冬.
远东石油管道之争中的俄罗斯国家利益外交取向分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4):65-69.
10
祖立超.
国内俄罗斯能源外交研究综述[J]
.国际资料信息,2008(7):42-4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9
1
陈波,杨润华.
俄罗斯军工企业:一个制度变迁史的探讨[J]
.东北亚论坛,1999,8(2):47-51.
被引量:4
2
郭传靖.
戈尔巴乔夫的新闻思想及其带来的恶果和教训[J]
.声屏世界,1995(11):26-27.
被引量:3
3
陈丽萍.
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根源探析[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27(5):59-60.
被引量:3
4
冯玉军.
俄罗斯利益集团与外交决策[J]
.现代国际关系,2001(12):23-28.
被引量:3
5
胡键.
俄罗斯利益集团的演变及其对政治决策的影响[J]
.俄罗斯研究,2004(3):34-40.
被引量:6
6
岳爱武,牛天秀.
俄罗斯金融工业集团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浅析[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1):63-65.
被引量:2
7
庞大鹏.
俄罗斯政治学研究概论[J]
.东北亚论坛,2005,14(1):48-52.
被引量:4
8
温俊萍,高子平.
俄罗斯经济转轨的利益分配效应[J]
.俄罗斯研究,2004(4):31-34.
被引量:3
9
邢广程.
强控制、模式功效递减规律和危机──对苏联模式的一般思考 [J]
.东欧中亚研究,2001(3):16-23.
被引量:2
10
董晓阳.
西方和俄罗斯对俄罗斯政治研究的学科发展特点[J]
.东欧中亚研究,2001(3):86-8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陶林.
论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利益集团政治参与途径和方式[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5):40-45.
被引量:5
2
陶林.
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二十年来的回顾、进展与述评[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1):95-104.
3
车軑珏.
研究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的新成果——评陶林《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J]
.管理观察,2018(8):58-59.
4
李闻笛.
苏联官僚特权集团研究述评[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9,33(4):63-7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陶林.
转型时期俄罗斯的利益集团:概念解析、分类和研究意义[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5):23-30.
被引量:2
2
陶林.
论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对转型时期俄罗斯经济的双重影响[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1):100-103.
3
于静静.
基辅罗斯选择东正教的主动性分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1):121-124.
4
陶林.
论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对转型时期俄罗斯经济的双重影响[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1):35-40.
被引量:3
5
陶林.
论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对政治文化的双重影响[J]
.理论月刊,2016(3):184-188.
被引量:1
1
陶林.
论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利益集团政治参与途径和方式[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5):40-45.
被引量:5
2
陶林.
论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形成的社会原因[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13(6):132-135.
被引量:1
3
陶林.
论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形成的原因[J]
.求实,2010(7):62-66.
被引量:4
4
温俊萍,高子平.
俄罗斯利益集团与经济转轨的制度分析[J]
.国际论坛,2005,7(5):63-67.
被引量:2
5
陶林.
论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的特征[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3,30(5):97-101.
6
冯玉军.
俄罗斯利益集团与外交决策[J]
.现代国际关系,2001(12):23-28.
被引量:3
7
陶林.
论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对转型时期俄罗斯经济的双重影响[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1):100-103.
8
周汝江.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利益集团及其在中俄关系中的作用[J]
.东北亚论坛,2003,12(4):54-57.
被引量:7
9
陶林.
论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对政治文化的双重影响[J]
.理论月刊,2016(3):184-188.
被引量:1
10
张克明.
我对列宁所说“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的新理解[J]
.政治学研究,1986(5):13-15.
兰州学刊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