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秉持学术传承、倡导理性判别和学术争鸣,是《改革》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界观念一以贯之的编辑准则。为弘扬发自《改革》的学术观点,搭建《改革》作者、编辑部与《改革》受众三方互动交流平台,推动《改革》一贯倡导的转型期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稳健发展,《改革》编辑部自2009年第2期起,对"争鸣"栏目进行全新定位,专发对《改革》已发表论文的学术观点进行争鸣的文章。争鸣文章是对《改革》已发表文章观点存在的问题或有待商榷之处进行讨论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争鸣者认为更好或更合理的观点。也可对《改革》所发表的某些在学术界尚存争议的观点进行争鸣。争鸣文章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或解释提出必要且充分的佐证,做到有理有据,论证充分,避免泛泛而谈。争鸣仅针对文章的学术观点,不涉及对任何人的资历、身份和研究领域进行评判。争鸣文章可不拘形式,或针锋相对,另辟蹊径;或延伸解读,升华深化;或商榷补充,相辅相成……《改革》首倡这一全新的学术争鸣形式,期待此举在有学养的人群中碰撞观点、激发"火花",进而为推动中国经济学的繁荣和改革实践尽一份绵薄之力。欢迎对《改革》发表的文章进行点评,来稿控制在4000~5000字,联络方式见《改革》版权页。《改革》编辑部视情况将拟评审发表的争鸣文章观点发给原作者,由原作者反馈、回应;或约请第三方对原作者方观点、争鸣方观点集纳点评。同时,《改革》编辑部将密切关注各种论证的逻辑和科学,适时对各方观点进行归纳梳理,并阐明编辑部立声。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7-150,共4页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