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自然语言模糊性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章先界定了"模糊"和"模糊语言"的概念,进而从模糊的客观性、语言符号的模糊性、人类认知的模糊性、语用的模糊性等不同角度探究了自然语言模糊的根源。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的反映。
作者 张蔚 杜晔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4-155,158,共3页 Social Scientist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广告英语语言说服性和模糊性的语用学阐释"(07SJD74001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伍铁平.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意义.百科知识,1987,(1). 被引量:4
  • 2伍铁平著..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434.
  • 3CRYSTAL, D,沈家煊.The Dictionary of Phonetics and Linguistics[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被引量:1
  • 4ZHANG QIAO. Fuzziness-Vagueness-Generality-Ambiguity[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8, (29):13-31. 被引量:1
  • 5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被引量:7
  • 6华勋.语言经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被引量:2
  •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 8吴世雄.论从认知角度研究模糊语言的重要意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74-79. 被引量:38

二级参考文献3

共引文献47

同被引文献39

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