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伤寒论》对大黄的应用述略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由理论到实践的临床医学专书。《伤寒论》首先创立了六经证治,使外感热病的治疗有了法度;运用八纲的辨证方法分析病变部位和性质,以作为论治的依据;制订一些治疗原则和各种治法。
作者
单健民
机构地区
江苏省阜宁县中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0年第6期8-10,共3页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伤寒论》
大黄/治疗应用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1
马金萍,任琢珊.
应用大黄安和五脏的体会[J]
.河北中医,1995,17(3):40-41.
被引量:4
2
赵书锋.
张仲景方中大黄功效发微[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9):698-699.
被引量:2
3
廖隽芾.
《伤寒论》中大黄临证施治机理的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1):116-117.
被引量:1
4
乔靖,林亮.
《伤寒论》中大黄配伍应用[J]
.中国民间疗法,2013,21(3):47-48.
被引量:3
5
刘原君,程发峰,王雪茜.
论仲景对《神农本草经》中大黄用法的继承与发挥[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10):99-101.
被引量:7
6
陈青松,董正华.
浅析大柴胡汤中大黄之用[J]
.国医论坛,2013,28(6):8-8.
被引量:5
7
罗家发.
仲景应用大黄探析[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2):11-12.
被引量:3
8
陈醒立.
《伤寒论》大黄配伍规律探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5):788-789.
被引量:5
9
杨鸽.
《伤寒杂病论》中大黄配伍规律的探析[J]
.中医药信息,2014,31(4):72-74.
被引量:1
10
汤永恩,蒋小敏.
浅谈大黄在《伤寒论》中的运用[J]
.江西中医药,2016,47(4):20-2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庞莉,葛信国.
《伤寒论》中大黄配伍规律的探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17,26(6):1002-100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登岭,李瑞锋,李乔.
《伤寒论》活用大黄心法[J]
.河南中医,2020,40(4):493-496.
被引量:5
1
赵慰庭.
《伤寒论》六经证治综述(一)[J]
.光明中医,1996,11(3):33-35.
2
贾成文,王宗柱.
论关、阖、枢理论与六经证治的关系[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4(4):1-2.
被引量:6
3
朱佳,刘海燕.
头痛六经证治[J]
.中医函授通讯,1994,13(3):24-24.
被引量:1
4
赵慰庭.
《伤寒论》六经证治概述(三)[J]
.光明中医,1996,11(5):39-42.
5
谈运良.
《伤寒论》六经证治重心肾思想初探[J]
.国医论坛,1989,4(4):1-2.
6
王启才.
论经络学说与六经证治[J]
.北京中医,1993,12(2):11-14.
被引量:2
7
赵慰庭.
《伤寒论》六经证治概述(四)[J]
.光明中医,1996,11(6):36-41.
8
马文辉,姚博.
三部六病讲座(三) 三部六病里部病的证治[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3):73-74.
被引量:2
9
张维平.
浅谈消渴与尿崩症[J]
.河北中医,1980,2(4):50-53.
10
张志明.
六经病证与气化学说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2):6-8.
被引量:1
中华中医药学刊
199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