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易”理看王夫之对朱熹的吸收和继承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 王夫之在构造其“易”学体系时,以乾坤并建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再从错综为用中揭示了六十四卦之关系,它反映了客观世界对立统一,及客观事物之间矛盾的规定性和矛盾的多样性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均是阴阳变化的反映,是本于阴阳而又表现为万殊之气,这则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这是夫之在“易”学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夫之更进而指出:“盖否极而倾,天之所必动,无待人也”(《宋论》卷七)。他认为,不断吐故纳新,不断发展变化,是自然界乃至社会、人物自身必然的变化,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社会由三王五帝到封建郡县,这个发展的过程并无终结。封建郡县制必更向另一个新的阶段变化发展,而“渐统一于大同”(《读通鉴论》卷20)。这个大同思想便是新兴社会阶级思想的萌芽,它出现在夫之关于宇宙世界必运动变化发展,其动力则是其自身矛盾转化的理论,这个理论更为其后的思想家不断充实、发展。
作者 陈宪猷
出处 《船山学刊》 CSSCI 1994年第1期87-98,共12页 Chuanshan Journal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4

  • 1屠承先.论朱熹哲学在王夫之哲学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1995(1):17-20. 被引量:1
  • 2《儒林传稿》,收入《研经室续集》. 被引量:1
  • 3陈祖武.《读<学案小识>箚记》.《清儒学术拾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274页. 被引量:1
  • 4张昭军.《唐鉴与<国朝学案小识>》.《晚清民初的理学与经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38-151页. 被引量:1
  • 5《拟儒林传稿凡例》.《研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23页. 被引量:1
  • 6《学案小识》.《续修四库全书》第53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12页. 被引量:1
  • 7《儒林传稿》.《续修四库全书》第53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37页. 被引量:1
  • 8汪喜孙.《跋》.江藩.《汉学师承记》.《续修四库全书》第17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页. 被引量:1
  • 9《述意》.《国朝耆献类征初编》第1册.光绪十六年版. 被引量:1
  • 10刘逢禄.《尚友记题词》.《汪喜孙著作集》.台北,中研院文哲研究所,2003年版,第713页.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