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武丁南征与江南“铜路”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武丁南征与江南“铜路”张永山商代中原地区绚丽多姿的青铜器同殷墟甲骨一样,是殷商高度文明的标志,已为世界所公认。但创造这样灿烂的青铜文化需要有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尤其是数以万计青铜器的铸造,没有大型矿井的开采和冶炼,难以持久繁荣。前辈学者曾对此有过种种...
作者
张永山
出处
《南方文物》
1994年第1期42-48,共7页
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
关键词
武丁
南征
殷墟甲骨
青铜文化
商周
发掘简报
商王
大型矿井
南土
甲骨文合集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3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03
1
徐长青,杨彩娥.
陈家墩遗址第二次发掘简报[J]
.南方文物,2000(3):6-17.
被引量:10
2
王恩田.
山东商代考古与商史诸问题[J]
.中原文物,2000(4):10-14.
被引量:23
3
陈朝云.
商代聚落模式及其所体现的政治经济景观[J]
.史学集刊,2004(3):16-22.
被引量:7
4
王泽文.
试说西周金文中用作地名的“斤”[J]
.南方文物,2012(2):142-145.
被引量:3
5
宋镇豪.
再谈殷墟卜用甲骨的来源[J]
.殷都学刊,1999,20(2):22-26.
被引量:5
6
李延祥,韩汝玢,宝文博,陈铁梅.
牛河梁冶铜炉壁残片研究[J]
.文物,1999(12):44-51.
被引量:28
7
李学勤.
戎生编钟论释[J]
.文物,1999(9):75-82.
被引量:49
8
刘诗中,卢本珊.
江西铜岭铜矿遗址的发掘与研究[J]
.考古学报,1998(4):465-496.
被引量:37
9
严文明.
胶东考古记[J]
.文物,1998(3):37-42.
被引量:3
10
彭子成,孙卫东,黄允兰,张巽,刘诗中,卢本珊.
赣鄂皖诸地古代矿料去向的初步研究[J]
.考古,1997(7):53-61.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0
1
张念征.
试析晚商时期商人对东土的经略[J]
.东方考古,2023(1):238-250.
2
彭明瀚.
吴城文化研究三十年的回顾与前瞻[J]
.殷都学刊,2005,26(4):16-24.
被引量:4
3
张兴照.
水上交通与商代文明[J]
.中国社会科学,2013(6):186-203.
被引量:6
4
陈明远,林川.
“陶-铜体系”即“火技术-陶冶体系”[J]
.社会科学论坛,2016(7):4-16.
被引量:1
5
王泽文.
试说“海昏”[J]
.中国史研究,2016(4):15-28.
被引量:7
6
张昀东.
荆襄古道的历史探寻[J]
.中国民族博览,2020(7):89-91.
7
孙百亮,丁珮.
传统中国交通发展与国家兴衰关系的历史考察[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6):92-100.
8
张程昊.
晋姜鼎铭文“繁阳(榷)”考释[J]
.考古与文物,2019,0(2):104-109.
被引量:5
9
陈莲.
从吴城文化看商王朝对南方的经略[J]
.青春岁月,2016,0(1):228-228.
10
傅聚良.
盘龙城、新干和宁乡——商代荆楚青铜文化的三个阶段[J]
.中原文物,2004(1):40-45.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朱彦民.
先秦社会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8(1):183-210.
被引量:1
2
陈昆,崔梦泽.
葬式与政治:浅析海昏侯刘贺的“头向”问题[J]
.秦汉研究,2022(2):13-24.
3
肖弋.
湖湘美术文化创新输出机理[J]
.文艺论坛,2024(2):79-86.
4
向桃初.
宁乡铜器群与新干铜器群比较研究[J]
.江汉考古,2009(1):73-87.
被引量:6
5
吴志刚.
吴城文化族属源流考辨[J]
.四川文物,2011(1):50-58.
被引量:4
6
刘俊男,陈春君.
楚夔(蔿、远)氏渊源及商末周初楚都湖南宁乡论[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29(6):9-19.
7
曹鹏.
商代赣西土田探析[J]
.农业考古,2016,0(1):159-163.
8
邓飞龙.
论秦汉岭南古道的形成[J]
.湘南学院学报,2016,37(3):5-9.
被引量:2
9
施劲松.
盘龙城与长江中游的青铜文明[J]
.考古,2016(8):75-85.
被引量:9
10
马克·波拉德,彼得·布睿,彼得·荷马,徐幼刚,刘睿良,杰西卡·罗森.
牛津研究体系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中的应用[J]
.考古,2017(1):95-106.
被引量:20
1
朱凤瀚.
有关(必卩)其卣的几个问题[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4):13-16.
被引量:7
2
王宇信.
缅怀前辈 继往开来[J]
.寻根,1999,0(4):7-12.
3
唐际根.
“玄钺”考[J]
.文物春秋,1994(3):34-35.
被引量:1
4
郑慧生.
妇好论[J]
.南方文物,1994(2):109-114.
被引量:3
5
李学勤.
甲骨学一百年的回顾与前瞻[J]
.文物,1998(1):33-37.
被引量:9
6
吴清.
上古至两汉间的熏炉浅谈[J]
.中国集体经济,2015(14):36-41.
被引量:1
7
桂娟,刘雅鸣.
三千年甲骨 百年求解[J]
.瞭望,1999(37):57-58.
8
张政烺.
帚好略说[J]
.考古,1983(6):537-541.
被引量:14
9
宋華強.
2011年甲骨文、金文、古文字學研究概述[J]
.简帛,2012(1):343-368.
被引量:1
10
陳英傑.
談金文中一種長期被誤釋的象形“甗”字——兼論“鬲”、“甗”的形體結構[J]
.简帛,2012(1):297-315.
南方文物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