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国务院颁布的新工时制实施,以及国家教委对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调整,中小学生的闲暇时间有所增加,如何指导学生利用好闲暇时间成为社会、家长、学校急需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说过一段精辟的话;“闲暇时间是满足绝对需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留下的从事自由活动的剩余时间;是劳动者用于消费和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本身发展所需要的时间.”马克思的这段话给闲暇时间作了科学的定义.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学生的闲暇时间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之余的时间,是完全由学生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个时间如果利用得好,可以使学生在智力、体力、个性、心理等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利用不当,会使学生出现失误,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危害.最近笔者就闲暇时间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从上表可以看出,看电视,读书看报,听音乐,玩电脑者所占的比例较大,学生在闲暇时间安排的活动是多姿多彩的.在多姿多彩的闲暇活动中,追求各自不同的需要和价值.有人需要“阳春白雪”,有人需要“下里巴人”,可以说娱乐型与鉴赏型并存,求知型与求乐型同在.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5年第7期23-24,共2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