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观与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
出处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26-28,共3页
Party & Government Forum
-
1李月.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与科技战略选择——以台湾“后发式”科技发展战略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6):92-97. 被引量:3
-
2王怀超.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战略[J].求实,1999(4):9-12.
-
3刘庆华.国外不同发展模式的文化比较[J].浙江社会科学,2000(3):73-78. 被引量:1
-
4王怀超.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选择[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6(12):30-31.
-
5丁亚非,陶富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J].哲学研究,2002(1):13-14. 被引量:4
-
6王文兵,王铁成.三种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后发国家发展模式比较——基于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论、世界体系论的比较[J].考试周刊,2011(11):227-228. 被引量:1
-
7新经济新动能的挑战[J].财新周刊,2016(32):74-74.
-
8刘海涛,熊滨.中部地区发展优势与劣势的比较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6(2):49-51. 被引量:11
-
9郭镇之,吴玫.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表征:当代中国的移动电话(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4):118-120. 被引量:4
-
10王晓伟.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困境与“大跃进”运动中群众运动发展经济方针的制定[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5):97-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