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黑河学刊》
1997年第Z1期6-9,共4页
Heihe Journal
同被引文献11
-
1莫江平.人民代表三论——纪念《代表法》颁布10周年[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45-53. 被引量:3
-
2徐晓林,王亚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20年来的回顾与新世纪的展望[J].政治学研究,2000(4):36-44. 被引量:7
-
3杨志勇.论地方人大常委会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求索,1999(3):73-76. 被引量:2
-
4万其刚,蔡春红,苏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研究[J].当代法学,2004,18(6):17-28. 被引量:5
-
5周光辉.论宪政的基本精神及其思想蕴涵[J].社会科学战线,1994(6):126-130. 被引量:27
-
6郁成,林福灿.优化组成人员结构提高审议质量[J].人民政坛,2002,0(5):35-35. 被引量:1
-
7李林.坚持和完善全国人大的会期制度[J].法学研究,2004,26(6):20-21. 被引量:12
-
8周冶陶.“一线的工作二线的领导”的状况应当改变——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配备问题探析[J]中国软科学,1996(12). 被引量:1
-
9周冶陶.“一线的工作二线的领导”的状况应当改变——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配备问题探析[J]中国软科学,1996(12). 被引量:1
-
10本报驻京记者 邓科 林楚方.新一轮地方换届的几大特点[N]南方周末 (T),2003(T0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5
-
1王中华,张淑芬.律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遴选机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4):37-42.
-
2褚宸舸,曹鑫.近十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的回顾[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47-57.
-
3张纯厚.关于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后的人大改革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2):5-10. 被引量:1
-
4张小康,孙映雪.以省级人大常委会为视角做的一些分析[J].河北企业,2014(1):77-77.
-
5郑莹.论人大作用发挥的现实困境及其解决途径——以城市房屋征收为视角[J].科学社会主义,2014(3):111-114.
-
6魏姝.我国基层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6):102-109. 被引量:13
-
7严行健.人大代表民意回应度的计算机辅助测量[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3):9-16.
-
8赵谦.内部治理与履职激励、监察:人大常委会委员任职的规范“三题”[J].政治与法律,2017(12):55-68. 被引量:3
-
9龚颖.人大代表专职化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6):6-10.
-
10邹爱华,储贻燕.在城市房屋征收中发挥人大作用的对策[J].决策与信息,2017(16):25-37. 被引量:1
-
1人大知识[J].人民之声,2009(9):50-49.
-
2高东华.人大工作要增强“六个意识”[J].人大研究,1999(9):30-31.
-
3朱森林.人大常委会要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J].人民之声,2001,0(2):6-8.
-
4滕修福.未获人大通过人选不宜再次挞请[J].法治,2012(5):25-25.
-
5高献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 认真履行常委会职责[J].吉林人大,2000(8):23-23.
-
6郭福成,江舒.决定权制度化中的几个认识问题[J].人民之声,2009(11):46-47.
-
7向望荣.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职能作用[J].新湘评论,1997,0(Z1):70-70.
-
8吴志根.浅谈地方人大的作用[J].楚天主人,1999(11):28-28.
-
9任桃英.人民选我当代表 我当代表为人民[J].时代主人,2012,0(2):22-23.
-
10陆介标.人大代表“三应”系列问答之应会篇(二)[J].人民政坛,2007(6):3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