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阴黄辨治方法的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祖国医学将黄疸分为阳黄与阴黄,按中医理论定义阳黄属实属热,阴黄属虚寒;而现在将阴黄定义为脾虚与寒湿,除此之外的证型必然会游离于黄疸概念之外,显然此种定义法存在缺陷~[1],故阴黄之概念需要充实与完善,阴黄之辨证亦有待发展与提高。
作者
潘雪飞
张长法
机构地区
解放军第
出处
《空军医高专学报》
1998年第1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阴黄
辨治方法
分类号
R256.4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潘雪飞,张长法,邱蔚蔚,杨琦,唐永明,周民伟,赵红红,钱超.
阴黄形成机理的研究[J]
.中医杂志,1997,38(9):560-562.
被引量:10
2
潘雪飞,张长法,邱蔚蔚,唐永明,宋玉萍,周民伟.
中医阴黄本质探讨[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7,7(3):146-148.
被引量:9
3
潘雪飞,张长法,邱蔚蔚,周民伟,陈桂生.
养肝化瘀退黄法对阴黄患者HA、LN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4):209-210.
被引量:5
4
潘雪飞,张长法,常洁,陈列红,徐明.
阴黄辨治探讨[J]
.山西中医,1996,12(4):52-54.
被引量:7
5
杨维益,王天芳,陈家旭,朱迎春,李峰,梁嵘.
关于中医证的概念及其定义的思考[J]
.中医杂志,1996,37(6):370-373.
被引量:39
6
谭行华,肖真,杨克彬.
男性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内分泌激素的变化[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6,6(1):4-6.
被引量:8
7
潘雪飞,张长法,吕国强.
从肝病性功能障碍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乙癸同源理论[J]
.江西中医药,1995,26(S3):19-20.
被引量:1
8
范述方.谈阴黄证治[J]四川中医,1985(0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李运泽,傅宝玉,姜若兰.
男性慢性肝病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研究[J]
.中华消化杂志,1994,14(6):336-338.
被引量:4
2
张俊富,崔丽安.
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辨证分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5,5(4):10-11.
被引量:45
3
沈吉云,燕忠生.
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客观指标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1):524-526.
被引量:4
4
邱平,贾杰.
苦黄注射液退黄降酶作用[J]
.中成药,1996,18(3):27-29.
被引量:6
5
潘雪飞,张长法,邱蔚蔚,吕国强,周明伟,常洁,倪颖,李圣青,韩停琴.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蛋白及透明质酸的变化[J]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7):373-374.
被引量:39
6
潘雪飞,张长法,常洁,陈列红,徐明.
阴黄辨治探讨[J]
.山西中医,1996,12(4):52-54.
被引量:7
7
茹清静,倪凯.
肝病血瘀证客观指标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6,6(4):44-46.
被引量:2
8
方药中,中医杂志,1986年,5期,53页
被引量:1
9
任应秋,陕西新医药,1976年,1期,55页
被引量:1
10
秦伯未,江苏中医,1957年,1期,2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2
1
龚学红,邵凌云,张文宏,张德才,羊红燕,沈雪芳,邱光华,翁心华.
藏族男性肝病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7):408-409.
被引量:1
2
邱荣元,黄吉忠,张静初,彭汉光.
阴黄证内毒素水平的实验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6):30-32.
被引量:3
3
张赤志,曾浩,程良斌.
阴黄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7):43-46.
被引量:16
4
李沛清,刘喜平.
对中医证与方证研究的思考[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4):5-6.
被引量:7
5
李翠娟,烟建华,巩振东.
对证的概念内涵研究现状的思考[J]
.中医药学刊,2005,23(5):848-849.
被引量:9
6
陈雪功,张红梅.
对中医辨证学内涵的再认识[J]
.中医教育,2005,24(2):29-31.
被引量:9
7
朱文锋,黄碧群.
证、证候的辨析与规范[J]
.山西中医,2005,21(3):1-3.
被引量:19
8
陈雪功,张红梅.
对辨证学发展中五个问题的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5):326-327.
被引量:1
9
黄碧群,朱镇华.
“证素”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J]
.中医研究,2005,18(6):6-7.
被引量:33
10
范恒,段雪云,周承志,杨胜兰,艾长征.
肝性黄疸病的中医证型与肝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4):269-270.
被引量:5
1
杨宁,伊凡.
科研是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培养新一代名医的捷径[J]
.世界中医药,2009,4(1):3-4.
被引量:13
2
吴健.
“灵龟八法”理论探源及质疑[J]
.针灸临床杂志,2009,25(8):34-37.
被引量:9
3
刘芳,余江毅.
抗甲状腺结节中药的研究概况[J]
.江苏中医药,2014,46(3):80-81.
被引量:17
4
会议通知[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7,22(17):5-5.
5
黄小冬,傅立新,李胜,王再玲,赵然.
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疗效的系统评价[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1):56-59.
被引量:12
6
王顺华.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08,30(3):29-30.
被引量:11
7
杜明超,郭圣元,田刚.
华佗夹脊穴放血结合正骨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17,25(1):32-33.
被引量:4
8
赵清.
单兆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处方用药特点[J]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9):524-524.
被引量:1
9
丁向东,盛竹莓.
妇炎康片质量标准中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J]
.药学进展,2000,24(6):362-364.
被引量:1
10
李奕祺,刘卫华.
浅谈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关系[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18(3):3-4.
被引量:1
空军医高专学报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