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图书馆研究》
1998年第4期57-58,共2页
Library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6
-
1苏瑞竹.谈谈新形势下的馆际互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9(S2):125-127. 被引量:1
-
2姜爱蓉.网络环境下的馆际互借服务[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7(5):3-12. 被引量:20
-
3俞培果.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馆际互借[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15(5):58-59. 被引量:7
-
4孔令娥.电子时代的馆际互借[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18(4):55-58. 被引量:12
-
5周芝萍.我省高校馆际互借的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0,30(1):51-52. 被引量:5
-
6刘兹恒,张久珍.国内外虚拟图书馆研究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3):70-75. 被引量:52
二级引证文献14
-
1唐海芳.浅析海南省高校馆际互借服务[J].琼州大学学报,2004,11(5):92-94. 被引量:1
-
2陈爱志,王耀先.论高校图书馆开展务实、高效的馆际互借服务[J].情报探索,2006(1):93-95. 被引量:7
-
3杨力,姚乐野.论构建基于网络的四川省高校馆际互借服务系统[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3):33-35. 被引量:5
-
4叶茂.常州大学城图书馆馆际互借探讨[J].内江科技,2007,28(4):84-84. 被引量:2
-
5谢卫.关于江苏地区高校图书馆实现馆际互借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0):22-23. 被引量:3
-
6孙玉杰.试析图书馆开展有效的馆际互借服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118-118.
-
7李昌轩.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9,28(B06):236-238. 被引量:5
-
8胡珊.CALIS西南地区中心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现状[J].知识经济,2010(15):163-163.
-
9孙华.高校图书馆馆际资源共享探析[J].科技信息,2010(32):369-369. 被引量:1
-
10李华,苏春萍,罗燕玲.开展校际互通网络图书馆的影响因素和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9(12):21-22.
-
1王承得.信息高速公路与高校图书馆[J].高校图书馆工作,1995,15(1):34-36. 被引量:6
-
2韦钰.统筹规划、自方设计、科学管理是促进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J].电子展望与决策,1996(1):8-10.
-
3李志民.网络服务教育 创新成就梦想[J].中国教育网络,2009(12):1-1.
-
4沈艺.高校图书馆如何建立 WWW 服务器[J].山东图书馆季刊,1997(2):71-73.
-
5张帆,陆勇明.高校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之三部曲[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1997,17(4):54-56.
-
6温有奎,彭宁.互联网络给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窗口[J].当代图书馆,1996,0(2):5-7.
-
7黄宏雄.Internet利用中出现的障碍和对策[J].情报资料工作,1997,18(2):40-43. 被引量:4
-
8谢涛.丹诚WWW服务器的技术特色[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8(6):12-17.
-
9韦劲.图书馆应用万维网技术初探[J].图书情报通讯,1999(3):39-40.
-
10中国学术会议在线直播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第十二届学术年会[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1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