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甜高粱开发利用前景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甜高粱是一种糖料作物和粮食作物,其茎秆富含糖(50%~70%),垂度(BX°)为12%~18%;生物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它做成青贮饲料喂奶牛平均每头每日增产鲜奶800~1850g,甜高粱出酒率约为10%,一亩甜高粱可产60度白酒400kg。它是一种新的能源作物,是一种亟待开发的优质粮食、能源和经济作物。
作者
张金才
孙伟
张淑珍
机构地区
内蒙古哲里木盟农业科学研究所
哲盟库伦旗农业推广中心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8年第S1期77-78,共2页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甜高粱
垂度
利用前景
分类号
S51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32
1
汪家灼.
甜高粱杂交种——新的生物质能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3):75-76.
被引量:14
2
卞云龙,邓德祥,徐向阳,王益军,张勇.
高粱茎秆中糖分含量的变化[J]
.杂粮作物,2004,24(5):282-283.
被引量:21
3
马鸿图,黄瑞冬.
甜高梁──欧共体未来能源所在[J]
.世界农业,1994(8):13-16.
被引量:12
4
刘凌霄,沈法富,卢合全,韩庆点,刘云国.
蔗糖代谢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2005,3(2):275-281.
被引量:69
5
卢合全,沈法富,刘凌霄,孙维方.
植物蔗糖合成酶功能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34-37.
被引量:60
6
杨国志,张明方.
植物蔗糖代谢参与酶的表达及调控[J]
.北方园艺,2006(5):45-47.
被引量:8
7
董桂春,王余龙,张岳芳,陈培峰,杨连新,黄建晔.
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基本特点[J]
.作物学报,2006,32(10):1511-1518.
被引量:34
8
籍贵苏,杜瑞恒,侯升林,王新玉,赵秀萍.
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6,21(B11):81-83.
被引量:46
9
卢庆善.如何促进我国甜高粱生产的发展[J].甜高粱通讯,1998,:10-11.
被引量:1
10
Zhu Y J,Komor E, Moore P H. Sucrose accumulation in the sugarcane stem is regulated b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tivities of soluble acid invertase and 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 [ J ], Plant Physiol, 1997,115 : 609 - 61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王同朝,郭红艳,李新美,隋瑞堂.
甜高粱综合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8):29-32.
被引量:32
2
崔江慧,薛薇,刘会玲,常金华.
甜高粱与粒用高粱茎秆生长过程中糖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比较[J]
.华北农学报,2009,24(5):150-154.
被引量:6
3
梁玉清,高析,柴政,许辉欣,何丽娟.
疏勒河流域盐碱荒漠区甜高粱的推广及配套高产技术[J]
.中国糖料,2017,39(3):45-4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范晶,陈连江,陈丽,赵春雷.
黑龙江省甜高粱的开发利用[J]
.中国糖料,2005,27(2):58-60.
被引量:11
2
魏志敏,杜瑞恒,籍贵苏,侯生林,李顺国,王新玉.
甜高粱特性及河北省研究利用现状[J]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2):14-17.
被引量:1
3
郭平银,齐士军,徐宪斌,郑现和,肖爱军,游宝杰.
能源植物甜高粱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展望[J]
.山东农业科学,2007,39(3):126-128.
被引量:55
4
闫锋,陈丽,赵春雷,陈连江.
不同甜高粱种质的SSR多态性分析[J]
.中国糖料,2008,30(3):40-42.
被引量:5
5
赵凯,马龙彪,耿贵,周东坡.
能源作物甜高粱的综合开发与利用[J]
.中国糖料,2008,30(3):67-68.
被引量:16
6
杨世琦,杨正礼,刘国强.
我国能源作物研究与应用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6):14-18.
被引量:2
7
闫锋.
我国甜高粱产业发展前景探究[J]
.中国糖料,2010,32(2):75-76.
被引量:6
8
张永北,刘森杰,李育辉.
甜高粱在海南种植的技术要点[J]
.热带农业工程,2010,34(3):30-33.
被引量:3
9
崔江慧,李霄,常金华.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高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9):160-165.
被引量:26
10
池云花,王空军,蒋高明,石雷,谷卫彬.
甜高粱茎秆糖产量内因调控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2):322-328.
被引量:4
1
李韬,徐辰武,丁永辉,胡治球,孙长森,顾世梁.
一些小麦品种主要株型指标的初步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4(2):40-43.
被引量:9
2
杨煜峰,郑翠凤,陆定志.
大麦剑叶及穗部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1989,1(2):49-54.
被引量:1
3
马群,杨雄,张庆,李国业.
不同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水平水稻品种间株型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3):33-36.
4
刘兆晔,于经川,姜鸿明,刘维正,赵倩,丁晓义.
小麦叶倾角遗传的初步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1,18(2):90-94.
被引量:4
5
刘涛,于冰,张鉴,邵国军,程海涛,吕文彦,周鸿飞,曹萍,尹长斌,徐兴伟,侯秀英.
直立穗型水稻株型关联性状的比较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455-4457.
被引量:1
6
徐涛,刘继军,刘江,王凯.
串叶松香草的播种和田间管理[J]
.养殖技术顾问,2006(3):21-21.
7
杨崇德.
暴雨[J]
.湖南农业,2002(10):41-41.
8
吴秀萍.
南乐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调查[J]
.河南农业,2008(1):26-26.
被引量:1
9
张志玲,吉振习,姚永强.
南乐县夏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
.河南农业,2008(3):32-32.
10
秦根辉.
2011年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
.河南农业,2012(5):33-33.
被引量:1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8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