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缺氧环境与超大矿床的形成
被引量:
2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许多金属、非金属矿床的形成是与缺氧环境有关的成矿作用及其区域和全球背景耦合的结果 .两者相互作用并长期谐同和持续发展控制了矿床的大、超大规模 .建立了 3种缺氧环境成矿作用模式 ,确定了 3类重要的背景型式 .地史上的重大转折期是大、超大矿床形成的有利时期 .
作者
范德廉
张焘
叶杰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局
出处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1998年第S2期57-62,共6页
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金
国家科委攀登计划资助项目! (A 30 )
关键词
黑色岩系
缺氧环境与缺氧事件
缺氧环境成矿
地史转折期成矿
分类号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305
同被引文献
265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379
参考文献
19
1
陈代钊,陈其英.
华南泥盆纪沉积演化及海水进退规程[J]
.地质科学,1994,29(3):246-255.
被引量:51
2
韩发,R.W.哈钦森.
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热液喷气沉积的证据——含矿建造及热液沉积岩[J]
.矿床地质,1989,8(2):25-40.
被引量:123
3
陈均远,侯先光,路浩之.
早寒武世带网状鳞片的蠕形海生动物[J]
.古生物学报,1989,28(1):1-16.
被引量:21
4
张文堂.澄江动物群及其中的三叶虫[J]古生物学报,1987(03).
被引量:1
5
许靖华,H.奥伯亨斯利,高计元,孙枢,陈海泓,U.克雷恩比.寒武纪生物爆发前的死劫难海洋[J]地质科学,1986(01).
被引量:1
6
范德廉,杨秀珍,王连芳,陈南生.
某地下寒武统含镍钼多元素黑色岩系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点[J]
.地球化学,1973,2(3):143-164.
被引量:114
7
钟铿等.广西的泥盆系[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8
叶连俊等.中国磷块岩[M]科学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9
涂光炽等.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M]科学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10
JenkynsHC,GeczyB,MarshallJD.JurassicmanganesecarbonatesofcentralEuropeandtheearlyToarciananoxicevent. JGeol . 199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陈均远,古生物学报,1989年,28卷,1期
被引量:1
2
侯先光,古生物学报,1989年,28卷,1期
被引量:1
3
侯先光,古生物学报,1988年,27卷,1期,1页
被引量:1
4
侯先光,古生物学报,1987年,26卷,3期,236页
被引量:1
5
侯先光,古生物学报,1987年,26卷,3期,276页
被引量:1
6
侯先光,古生物学报,1987年,26卷,3期,286页
被引量:1
7
孙卫国,古生物学报,1987年,26卷,3期,257页
被引量:1
8
孙卫国,古生物学报,1987年,26卷,3期,299页
被引量:1
9
张文堂,古生物学报,1985年,24卷,6期,591页
被引量:1
10
霍世诚,中南部寒武纪高肌虫,1985年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05
1
刘静,彭渤,戴亚南.
黑色页岩风化微量元素活动性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2):29-32.
2
王青山,常超,吴来源,张兴亮.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中国黑色页岩研究现状[J]
.地球科学进展,2023,38(12):1224-1242.
被引量:1
3
王硕,孙丰月,王冠,刘凯,刘云华.
黑龙江省四平山金矿床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来自矿床地质、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O-S同位素的制约[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2,52(5):1626-1648.
被引量:6
4
郭远生,杨学善,郭欣,崔银亮,陈艳霞,丁德生,刘汉和,段生杰.
云南省寒武系黑色岩系含矿性研究及钼镍多金属矿找矿前景[J]
.地球学报,2013,34(S01):1-9.
被引量:5
5
韩发,李振清.
关于三阶段铅演化体系:以大厂锡矿床及Lewisian片麻岩为例[J]
.地学前缘,2007,14(2):173-181.
被引量:1
6
冯彩霞,刘家军,刘燊,胡瑞忠,池国祥.
渔塘坝富硒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硅、氧、碳和硫同位素证据[J]
.岩石学报,2009,25(5):1253-1259.
被引量:11
7
David BAINES.
Phylogeny and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of vermiform animals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Chengjiang Lagersttte[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0,53(12):1774-1783.
被引量:1
8
蒙义峰,翟裕生,崔彬,黄方方,树皋,刘家华.
广西大瑶山—西大明山地区寒武纪黄铁矿成分标型特征[J]
.矿床地质,2002,21(S1):910-913.
被引量:9
9
刘家军,郑明华.
硅岩的新成因——热水沉积作用[J]
.四川地质学报,1991,0(4):251-255.
被引量:25
10
莫斯霖.
广西晚泥盆世硅质岩系沉积特征与成因探讨[J]
.南方国土资源,1991,0(2):39-48.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65
1
段生杰,佘中明,丁德生,刘汉和.
云南筇竹寺组黑色岩系矿化特征及找矿前景[J]
.地球学报,2013,34(S01):146-150.
被引量:8
2
吴朝东,储著银.
黑色页岩微量元素形态分析及地质意义[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20(1):14-20.
被引量:45
3
单卫国,钟维敷,宋懿红,段辉.
黑色岩系成矿作用及相关金属矿床找矿[J]
.云南地质,2004,23(2):125-139.
被引量:14
4
涂光炽.
矿床新类型及对华南地区找金的建议[J]
.地质科技情报,1993,12(2):67-70.
被引量:3
5
易发成,杨剑,侯兰杰,汪建中.
黔北黑色岩系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J]
.地质科学,2004,39(3):367-374.
被引量:19
6
范德廉,杨秀珍,王连芳,陈南生.
某地下寒武统含镍钼多元素黑色岩系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点[J]
.地球化学,1973,2(3):143-164.
被引量:114
7
孙省利,陈践发,刘文汇,王大锐.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3):45-48.
被引量:42
8
于炳松,H.Dong,E.Widom,陈建强,林畅松.
塔里木盆地北部下寒武统底部黑色页岩的Re-Os和Nd同位素特征及其与扬子地台的对比[J]
.中国科学(D辑),2004,34(A01):83-88.
被引量:9
9
王敏,孙晓明,马名扬.
华南黑色岩系铂多金属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及其矿床成因意义[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5):98-102.
被引量:8
10
杨剑,易发成,侯兰杰.
黔北黑色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
.矿物学报,2004,24(3):285-289.
被引量:40
引证文献
20
1
郭远生,杨学善,郭欣,崔银亮,陈艳霞,丁德生,刘汉和,段生杰.
云南省寒武系黑色岩系含矿性研究及钼镍多金属矿找矿前景[J]
.地球学报,2013,34(S01):1-9.
被引量:5
2
唐国军,陈衍景.
有机碳同位素示踪古环境变化研究[J]
.矿物岩石,2004,24(3):110-115.
被引量:14
3
叶杰,范德廉.
黑色岩系型矿床的形成作用及其在我国的产出特征[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19(2):95-102.
被引量:97
4
畅斌,温汉捷.
贵州遵义黄家湾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镍-钼富集层电子探针研究[J]
.矿物学报,2008,28(4):439-446.
被引量:16
5
常想德,孙宝生,周可法,谭克彬,宋林山,黄玮.
平台山钒矿成因探讨[J]
.采矿技术,2009,9(3):111-114.
被引量:4
6
龙汉生,金中国,张伦尉,陈大,刘开坤.
贵州省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型多金属矿床研究进展[J]
.矿产与地质,2010,24(5):385-390.
被引量:6
7
刘琦,赵爱林,肖刚,岳明新.
喷流沉积型多金属矿床中镍钼的赋存特征[J]
.岩矿测试,2013,32(1):70-77.
被引量:5
8
马素萍,夏燕青,田春桃,杨燕.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湖相碳酸盐岩烃源岩沉积环境的元素地球化学标志[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3,32(4):456-462.
被引量:14
9
陈艳霞,崔银亮,廖剑锋,田茂军,姜永果.
云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矿床研究现状及相关找矿问题探讨[J]
.矿物学报,2013,33(4):637-642.
被引量:8
10
陈巧妹,孙华山,刘晓康,陈建洲.
青海省大干沟地区黑色岩系中V-Mo-PGE矿床找矿前景分析[J]
.地质找矿论丛,2018,33(3):360-36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79
1
刘兵兵,马东正,秦臻,王天海,刘军,陶辉飞.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南部中上二叠统沉积古环境分析——来自泥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的证据[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10):1571-1584.
被引量:3
2
MA Xinhua,XIE Jun,YONG Rui,ZHU Yiqing.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production control factors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in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SW China[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20,47(5):901-915.
被引量:7
3
王琼,李溪遥,赵德怀,华北,吴承泉,张正伟,徐进鸿,靳子茹.
西昆仑晚古生代恰尔隆弧后盆地演化与锰成矿作用[J]
.矿物学报,2023,43(1):49-67.
4
张帮禄,吕志成,于晓飞,李永胜,甄世民.
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带含锰岩系时代厘定及地质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3,53(1):120-139.
被引量:1
5
张博文,苏春媚,冯汉清,任文林.
西昆仑甜水海黄羊沟闪长玢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2,52(5):1575-1593.
被引量:1
6
段生杰,佘中明,丁德生,刘汉和.
云南筇竹寺组黑色岩系矿化特征及找矿前景[J]
.地球学报,2013,34(S01):146-150.
被引量:8
7
郭远生,杨学善,郭欣,崔银亮,陈艳霞,丁德生,刘汉和,段生杰.
云南省寒武系黑色岩系含矿性研究及钼镍多金属矿找矿前景[J]
.地球学报,2013,34(S01):1-9.
被引量:5
8
王定生,张声波,郭家松,郑训平,胡本语,幸世军.
江西省国有钨矿山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29(z1):56-59.
被引量:1
9
蔡新明.
物化探技术及其在深部找矿上的应用[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10):84-84.
10
杨文光,林丽,朱利东,熊永柱,庞艳春,付修根.
重庆城口黑色岩系中铂矿的分子古生物学特征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5):457-460.
被引量:6
1
龚一鸣,殷鸿福,童金南.
地史重大转折期的环境变化学术讨论会综述[J]
.地质科技情报,1998,17(4):101-106.
被引量:6
2
贺连顺,刘家军.
某些剪切带中金矿化的三阶段成矿作用模式[J]
.国外地质(成都),1993(2):31-36.
3
Chesh.,M,姚文江.
成岩作用模式—应用测井和地质资料的综合方法[J]
.海上油气译丛,1994(4):33-50.
4
杨天奇.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大、小金沟金矿化区成矿作用模式及找矿[J]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2,22(3):290-296.
被引量:5
5
易建斌.
超大型锑成矿的全球背景[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2,16(2):153-154.
被引量:2
6
吴朝东.
湘西震旦—寒武纪交替时期古海洋环境的恢复[J]
.地学前缘,2000,7(B08):45-57.
被引量:35
7
苏文博,李志明,史晓颖,周洪瑞,黄思骥,刘晓茗,陈晓雨,张继恩,杨红梅,贾柳静,W.D.HUFF,F.R.ETTENSOHN.
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与华北下马岭组的钾质斑脱岩及黑色岩系——两个地史转折期板块构造运动的沉积响应[J]
.地学前缘,2006,13(6):82-95.
被引量:80
8
刘南庆,秦润君,尹青青,孙团结,余振东,潘大鹏.
赣北大湖塘钨铜多金属矿集区特征与成矿作用模式[J]
.地质论评,2016,62(5):1225-1240.
被引量:10
9
大卫.卡尔.施耐德,戴长雷,杨朝晖.
阿拉斯加区域地质特征[J]
.黑龙江水利,2016,2(9):28-30.
被引量:1
10
方代干.
老厂海洋山铅锌成矿作用模式[J]
.广西地质,1999,12(3):25-32.
被引量:6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1998年 第S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