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周恩来为何一直没回淮安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41年春,周恩来在重庆的一次露天演说中,提到“母亲冷落的坟地还在日占区,自己多么希望能回家乡去清扫坟上的落叶啊”!抗战胜利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从重庆迁到南京的梅园新村。在重庆的送别会上,他对记者说:“36年了,我没有回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
作者
吴雪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09年第3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周恩来
淮安
抗战胜利
中共代表团
母亲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艳阳,陈凤尤.
周恩来为何一生不回故乡[J]
.炎黄纵横,2011(9):64-64.
2
刘小宁.
周恩来为京沪设办事处致信宋子文[J]
.世纪,2016,0(4):94-95.
3
陈浩.
身居“虎穴”不惧险——随周恩来同志在梅园新村战斗的日子[J]
.中国监察,2006(3):57-58.
4
秦九凤.
“人生赖奋斗而存”——周恩来和他的“铁仙四哥”[J]
.档案春秋,2015,0(3):10-12.
5
沈存步.
梁漱溟的败笔[J]
.世纪,2007(4):65-65.
6
陈志波.
将魂——凭吊原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同志墓有感[J]
.东坡赤壁诗词,2015,0(5):46-46.
7
纪学,吴也.
杨得志向彭德怀要粮[J]
.新阅读,2013(1):18-19.
8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百姓疾苦声——中共芮城县县委书记姚震海调研掠影[J]
.山西文学,2005,0(12):101-101.
9
小今,王阳,程明,王力,孟洁,多布.
丝路西驭记[J]
.汽车自驾游,2015,0(6):38-65.
10
陕西长安新旺村、马王村出土的西周铜器[J]
.考古,1974(1):1-5.
被引量:23
党员生活(湖北)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