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根的殖民奴隶”到“绝不退缩的新加坡人”──多元文化政策在新加坡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9
-
1李晔.论新加坡民族主义的形成与界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4-40. 被引量:10
-
2黄松赞.简论“新加坡特色”[J].东南亚研究,1992(Z1):26-30. 被引量:14
-
3林同奇.格尔茨的“深度描绘”与文化观[J].中国社会科学,1989(2):159-180. 被引量:32
-
4李步超.有效引导:新加坡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J].求实,2000(12):36-37. 被引量:2
-
5《五大共同价值观》,载新加坡《联合早报》,1991年1月6日. 被引量:1
-
6[新加]吴作栋.《新加坡报章--好政府和好社会良性循环的一部分》,载新加坡《联合早报》,1995年7月18日. 被引量:1
-
7[新加]蒂凡那.《新加坡人:元老与少壮》,载《人民行动党:1954-1979)(《行动报》25周年纪念特辑),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会,1979年,第170页. 被引量:1
-
8谢宁.新加坡多元文化的民族和教育政策[J].世界民族,1995(2):8-13. 被引量:5
-
9杜珠成.新加坡的国民教育[J].中国德育,2001(2):77-79.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7
-
1陈茂荣.“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紧张关系何以消解[J].青海民族研究,2011,22(4):36-43. 被引量:14
-
2李婵娟.浅谈新加坡幼儿园的多元文化教育[J].亚太教育,2016,0(5):12-13.
-
3陆海发,邵爱容.价值观维度下新加坡民族共同体构建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3):104-110.
-
4沈桂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处理族群与国家关系的模式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3):14-21.
-
5宋雨芳.新加坡本科层次教师教育课程特征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3(2):31-34.
-
6农羽青.同化、多元、融合:民族政策的文化作用机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1(3):84-90. 被引量:3
-
7李乔娜.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新加坡多种族融合及其启示[J].青春岁月,2014,0(19):243-243.
-
1王铁志,吴金光.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J].民族研究,1996(1):48-56. 被引量:13
-
2庄礼伟.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J].南方人物周刊,2015,0(9):76-81.
-
3俞力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恐怖主义不应混淆[J].国际资料信息,2006(9):39-39.
-
4严庆,刘雪杉.浅谈多元文化政策的存续阈——以欧洲近期多元文化政策受挫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6):66-70.
-
5宋泳.八十年代以来加拿大华人社会的发展与变化[J].八桂侨史,1998(2):23-29. 被引量:2
-
6吴仕民.英裔人华裔人土著人──在澳大利亚,关于人的话题[J].中国民族,2001(8):70-71.
-
7田磊.贝淡宁:中国应该追求更好的制度[J].南风窗,2011(25):92-95.
-
8杨龙.浅析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J].沧桑,2010(4):189-190.
-
9留学澳州无需申请485签证[J].出国与就业(出国专辑),2008,0(10):44-44.
-
10吴凤贤.略论儒家价值观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J].魅力中国,2011(20):321-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