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1999年第2期90-92,共3页
The BMJ Chinese Edition
同被引文献24
-
1孙长贵,李波峰,毕婕,陈秀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5):276-278. 被引量:19
-
2叶应妩,杨天兵.细菌耐药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6):325-327. 被引量:33
-
3陈爱卿,杨志奇.预防使用抗生素与切口感染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2):120-121. 被引量:32
-
4汪复,朱德妹,张婴元.上海部分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6,14(3):148-151. 被引量:101
-
5叶高峰,高莉萍,白雪枫,许也齐,安莉莉.对临床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7,7(2):111-113. 被引量:9
-
6郭向阳,张少华.应注意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7,32(4):522-523. 被引量:1
-
7马纪平,苏建荣,张秀珍,胡云健,周贵民,谢灵,许淑珍,张淑兰.细菌耐药性监测在细菌性感染经验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4):226-228. 被引量:68
-
8陈民钧.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与对策[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5):263-264. 被引量:36
-
9赵清光,周应碧.100例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的调查分析[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8,19(2):44-45. 被引量:3
-
10周惠平.临床细菌学检验面临的挑战[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1):12-14. 被引量:138
二级引证文献41
-
1成慧.社区感染与抗生素合理应用的临床思路构建[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5):416-417.
-
2王菊月,郑琴.抗生素的合理使用[J].硅谷,2008(16):10-10. 被引量:1
-
3焦素英.论抗菌素的合理使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2(4):73-74. 被引量:1
-
4潘木善.医院常见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及对策[J].海峡药学,2005,17(6):245-246. 被引量:2
-
5赵俊杰,孙雪飞,孙景春,王春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合并四联球菌败血症1例报告[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7):714-714.
-
6张涛.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8):1190-1191. 被引量:11
-
7吕素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与管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2):2050-2050. 被引量:1
-
8刘浩,霍雄伟,高琴,陈进才.临床医学七年制外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部分的教改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550-551.
-
9王霞,门可,刘丹红,徐勇勇.住院手术患者抗生素使用状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6):710-711. 被引量:18
-
10邱丹缨.泉州地区部分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7,29(4):128-129.
-
1高美英.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起源分子基础与对策[J].医药导报,2003,22(1):6-8. 被引量:9
-
2吴海彦.抗生素耐药性[J].疾病监测,1997,12(3):113-114.
-
3Akalin,E AKova,M.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机制及对策[J].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1999,18(6).
-
4姜中蓉.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真正的和相关的[J].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1996,8(3):176-177.
-
5肖锦晖.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1999,26(3). 被引量:1
-
6莫岚.青霉素结合蛋白与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6,17(3):187-191. 被引量:8
-
7张普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3,14(2):115-118. 被引量:1
-
8蔡正萍.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奥哨唑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1,18(11):85-85.
-
9董宗祈.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及其对策[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2(5):364-366. 被引量:6
-
10刘旭明.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现状[J].四川医学,1998,19(4):325-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