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涉外税务》
CSSCI
1999年第1期9-13,共5页
International Taxation In China
参考文献3
-
1何振一,马拴友.税收中性论析[J].税务研究,1996(8):12-14. 被引量:5
-
2章彤著..市场经济体制与财政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256.
-
3胡怡建著..转轨经济中的间接税 理论分析和制度设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252.
同被引文献100
-
1聂海峰,刘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影响与分担机制[J].经济研究,2022,57(8):78-97. 被引量:10
-
2蔡昉,张丹丹,刘雅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基于个体追踪调查的全面分析[J].经济研究,2021,56(2):4-21. 被引量:76
-
3宋弘,封进,杨婉彧.社保缴费率下降对企业社保缴费与劳动力雇佣的影响[J].经济研究,2021,56(1):90-104. 被引量:89
-
4尹恒,张子尧,曹斯蔚.社会保险降费的就业促进效应——基于服务业的政策模拟[J].中国工业经济,2021(5):57-75. 被引量:39
-
5刘剑文,李刚.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税法学[J].中外法学,1999,11(2):30-40. 被引量:17
-
6刘剑文,熊伟.国民待遇与外资税收优惠政策之改革[J].中国法学,1998(2):53-59. 被引量:23
-
7王晓珉.中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得失及其改革[J].法商研究,1997,15(3):47-52. 被引量:3
-
8何振一,马拴友.税收中性论析[J].税务研究,1996(8):12-14. 被引量:5
-
9鲍灵光.OECD关于恶性税收竞争的报告[J].涉外税务,1999,0(3):25-29. 被引量:16
-
10姚战琪,夏杰长.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28(1):58-67. 被引量:250
引证文献12
-
1朱大旗,李岳.论出口退税制度的法理基础——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的结合[J].法学杂志,2005,26(1):54-57. 被引量:4
-
2李伟,蒋异城,侯晔.论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统一[J].湘南学院学报,2005,26(3):17-19. 被引量:1
-
3钟太洋,黄贤金,张丽君,谭丹.土地税收与城市土地利用关系的理论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6):81-86. 被引量:4
-
4郝晓薇,段义德.基于宏观视角的“营改增”效应分析[J].税务研究,2014(5):3-7. 被引量:30
-
5宋丽,刘剑文.加入WTO与完善我国涉外税法的理论分析[J].涉外税务,2001(3):28-32. 被引量:13
-
6刘剑文,熊伟.WTO与中国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之改革[J].中外法学,2001,13(2):212-221. 被引量:12
-
7彭春莲.WTO与我国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J].新疆社会科学,2002(4):84-86.
-
8耿颖.特朗普废除遗产税计划之评析——兼谈遗产税改革的路径[J].财税法论丛,2018,0(1):98-111.
-
9李珊珊.资管产品增值税应税行为的认定——从形式主义到实质主义[J].福建金融,2018(7):54-60. 被引量:2
-
10倪娟,彭凯,苏磊.增值税非税收中性?——基于可抵扣范围与税负转嫁能力的分析框架[J].会计研究,2019(10):50-56.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102
-
1曹越,唐奕可,辛红霞.增值税税率调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3(12):185-197. 被引量:5
-
2吴怡俐,吕长江,倪晨凯.增值税留抵退税能否促进企业风险承担?[J].会计研究,2022(12):46-59. 被引量:3
-
3庞天旺.资管产品增值税纳税人模式的选择与制度完善[J].研究生法学,2020(3):18-28. 被引量:1
-
4李广辉,彭晓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外资立法的完善[J].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1):34-41. 被引量:4
-
5王斐民.加入WTO与我国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改革[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1):51-55. 被引量:2
-
6沈木珠.WTO投资措施与我国外资措施立法的“适世”建议[J].国际经贸探索,2004,20(4):52-55.
-
7杨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分析和治税策略选择(下)[J].涉外税务,2004(8):8-13.
-
8杨树明.WTO与外资税收优惠政策的功能演变[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487-491. 被引量:1
-
9李新,梁萍.完善我国涉外税收优惠制度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80-81.
-
10赵秀文,李强,周薇.2001年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2(1):109-115. 被引量:1
-
1李万甫,韩庆玲.中性税收不宜成为我国税制改革的方向[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2):39-42.
-
2郎立研.关于税收中性和税负公平问题[J].财贸研究,1995,6(3):72-73.
-
3陈庆海.构造现代企业制度的财税对策[J].福建财会,1997(1):22-23.
-
4刘家新,柴新平.税收调控与税收“中性”刍议[J].新疆财经,1995(6):44-47.
-
5储小云.国际投资与税收相关性及未来趋势分析[J].上海综合经济,2002(2):10-12.
-
6杨斌,任学群.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税收作用与中性税收[J].税务与经济,1993(6):9-13. 被引量:1
-
7许军.税收效率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4,7(2):79-84.
-
8乔宝云,彭骥鸣.论中性税收与现代企业制度[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6(4):60-62.
-
9詹亮宇,罗日军.中性税收:理论的缺陷与现实性[J].世界经济文汇,1995(4):62-66.
-
10扈洪波,张天犁.世界税收改革的中性趋势与我国中性税收的建设[J].财贸经济,1993,14(2):39-4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