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透视公共危机下的集合行为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各种事故灾难、公共危机事件等越来越频繁地刺激着公众的神经。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如何认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应对公共危机中的集合行为的能力,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课题。本文就这一课题,对集合行为的形成机制,危机中的公民的知情权和理性公民意识作了一些探讨和透视,提出预防和处置集合行为的一些设想。
作者
彭健
机构地区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科文教研室
出处
《传承》
2007年第5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透视
公共危机
集合行为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1
1
覃敏.
论新闻传媒在突发公共危机中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4):46-47.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7
1
李红雷.
公共危机下的舆论引导[J]
.青年记者,2006(6):24-25.
被引量:10
2
兰旭凌.
公共危机中民众知情权与舆论导向的关系[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2):62-63.
3
李昕.
论突发性事件应对中公众知情权的保障[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95-99.
被引量:2
4
叶俊宇.
心理冲突视角下突发公共事件概念辨析及启示[J]
.江淮论坛,2011(2):134-138.
被引量:10
5
徐国源,谷鹏,吴欢.
我国媒体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存在的问题及借鉴经验[J]
.无线互联科技,2012,9(9):233-236.
6
陈文静.
从受众知情权角度看突发事件及其新闻报道策略[J]
.新闻传播,2013(10):243-243.
被引量:1
7
何文盛,李雅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信息公开共享的协同机制分析与优化[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2):12-24.
被引量:31
同被引文献
23
1
宦晓渝,李朗.
从“抵制家乐福”事件看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
.中华文化论坛,2008(S1):284-285.
被引量:3
2
项光荣.
美国危机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
.文教资料,2006(2):183-184.
被引量:12
3
范红,曲元.
手机短信的大众传播功能和效果[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6):72-76.
被引量:22
4
李本灿.
浅论群体性治安事件——由家乐福事件想到的[J]
.法制与社会,2008(29):88-89.
被引量:1
5
郑永廷,昝玉林.
论网络群体与人的发展[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2):26-30.
被引量:18
6
姜敏香,王学军.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理论学刊,2006(2):80-81.
被引量:10
7
陈媛媛.
手机短信的信息传播特征[J]
.新闻三昧,2005,0(12):52-53.
被引量:1
8
王邈,蒋一斌.
网络群体极化及其心战功能[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19(4):36-39.
被引量:23
9
毕宏音.
网络舆情形成与变动中的群体影响分析[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70-274.
被引量:78
10
揭萍,熊美保.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9):238-242.
被引量:122
引证文献
4
1
巩玉涛.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升之路径分析[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3):41-42.
被引量:2
2
刘俊.
手机短信在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效果探析[J]
.东南传播,2009(3):88-90.
被引量:3
3
王丽丽.
网络群体传播特点分析——以“家乐福事件”为例[J]
.东南传播,2009(5):92-94.
被引量:8
4
卢巧旻,邵波.
基于系统思考的突发公共抢购事件主体行为模式分析[J]
.市场周刊,2011,24(10):149-15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沈晓霞,秦元春.
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探析——以温州高铁追尾事件为例[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21(3):30-32.
2
崔建莉.
网络群体性事件初探[J]
.新闻爱好者,2010(8):50-51.
被引量:8
3
田野.
网络专业论坛群体传播研究——以“排球在线”论坛为例[J]
.东南传播,2010(10):63-65.
4
张敏.
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以药家鑫案件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1):91-92.
5
徐娜,张桂芝,杨同卫.
网络群体对青少年思想行为的异化及对策研究[J]
.校园心理,2012,10(3):201-203.
被引量:1
6
李荣.
网络“红楼同人”小说创作与当代青年女性心理状况——以“晋江原创网”与“潇湘书院”为中心[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4):56-60.
被引量:4
7
路鹃,陈恋明.
公共危机事件中手机媒体的传播效果分析--以“7·21北京特大暴雨灾害”为例[J]
.新闻界,2012(20):45-49.
被引量:4
8
盘璇.
试论西部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
.现代企业教育,2013(10):286-287.
9
洪小娟,刘雅囡,姜楠.
移动互联网舆情生成机制研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25-30.
被引量:13
10
李智,樊运晓.
基于系统思考的“7·23”动车事故主体行为模式分析[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4,21(2):124-129.
被引量:4
1
刘绪敏,杨芳琴.
大学生不良集合行为浅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89(4):62-64.
2
戚攻.
社会稳定与集合行为的控制[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00,0(2):31-33.
被引量:1
3
王秀平.
网络暴力公益诉讼的法律保障[J]
.青年记者,2014(07Z):91-93.
4
王福德.
论消极性集合行为发生的心理动因及其控制[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1995,17(2):14-16.
被引量:3
5
肖珉.
政府部门应对网络流言的善治举措[J]
.领导科学,2015(7):14-15.
被引量:1
6
王贵斌,斯蒂芬.麦克道威尔.
论社交媒体集合行为的心理及其逻辑[J]
.中州学刊,2013(12):168-173.
被引量:3
7
庄康义,常宇秋.
消极性集合行为的心理机制及治安对策[J]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1998,0(4):23-26.
被引量:1
8
晏德君,易军.
论群体犯罪的概念、形态及形成原因[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1999,12(5):10-12.
9
周甜.
集群行为研究综述[J]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7(1):35-39.
被引量:8
10
陈信勇.
论社会冲突的法律处理与非法律处理[J]
.法治研究,2008(3):10-14.
被引量:2
传承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