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阳汉画像石中虎的形象及其艺术风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虎的题材和形象常运用在南阳汉画像石中,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寄寓了当时人们特殊的审美情趣,展现了汉代石刻艺术的风采。
作者
李明
机构地区
安徽省霍山县文物管理所
出处
《消费导刊》
2007年第10期229-229,共1页
关键词
南阳汉画像石
虎的形象
艺术特征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孙绪静.
浅谈南阳汉画像石中虎的形象[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S1):175-176.
被引量:2
2
马豪放.
寓刚健于婀娜 行劲遒于婉媚——论南阳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征[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79-80.
被引量:1
3
李中雪.
南阳汉画像石中虎的形象艺术阐释[J]
.中州大学学报,2004,21(3):33-34.
被引量:2
4
刘剑利.
南阳汉画像石刻动物形象艺术剖析[J]
.装饰,2004(8):66-66.
被引量:1
5
刘剑丽.
南阳汉画像石动物形象的文化意蕴[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23(6):17-1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吴其昌.金文历朝疏证续补[J].文哲季刊(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编辑部),1930,1(2).
被引量:1
2
[2]南阳汉代画像石学术讨论办公室.汉代画像石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3
杜鹏,武超.
中国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之分析[J]
.中国社会工作,1998(3):7-9.
被引量:82
共引文献
4
1
王猛.
从虎造型看汉代艺术思想的变迁[J]
.民族艺术研究,2011,24(4):84-87.
被引量:2
2
陈哲.
汉代画像石与唐代敦煌壁画中马的形象的对比分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8):64-64.
3
刘剑利,张奇.
南阳汉画像石刻在现代绘画中的拓展[J]
.东方藏品,2016,0(8):119-123.
4
徐珊.
济宁汉画像石中虎形象的表现形式与艺术价值研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14):146-149.
1
尚勇.
论南阳汉画像石的造型语言[J]
.电影评介,2006(19):69-70.
2
夏长先.
“九蒸九煮”诞生记[J]
.书法赏评,2003(4):56-56.
3
王毅强,闻涛.
五台山普化寺戏曲石刻艺术[J]
.中国京剧,2005(6).
4
刘小蓉.
南阳汉画像石的艺术表现形式[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157-159.
被引量:2
5
牛双跃.
虔于匠心 寄寓思维——油画家马振东作品赏析[J]
.当代人,2011(6):46-49.
6
韩培荣.
古朴,浑厚,豪放之美:汉石刻艺术与提花毛巾图案[J]
.流行色,1989(4):21-22.
7
华岩.
青骑士剧社:寄寓追求与梦想[J]
.戏剧之家,2003(1):49-51.
8
孙雪冬.
哀无言 泣无声——八大山人其人其画[J]
.魅力中国,2010,0(10X):76-76.
9
陈健毛.
“寓意于画”:论苏轼“常理”说的美学理念[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6):122-124.
被引量:1
10
王彬.
浅析杨柳青年画的艺术魅力与传承保护[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0(7):78-80.
被引量:5
消费导刊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