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持有型犯罪主观故意之推定认定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推定是证明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性方法。持有型犯罪行为的静态性特征,使得由控诉方证明持有人对特定物品或者财产的非法持有出于故意的心理状态极其艰难。只有基于客观存在的持有行为合理地推定持有人具有持有故意才是解决这一司法困境的有效路径。
作者
张云鹏
机构地区
辽宁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7,共4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L07CFX015)
关键词
持有
主观故意
推定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74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1
参考文献
13
1
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李贵方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53页.
被引量:2
2
Lafave and Scott, Criminal Law, West Publishing Co. , 1972, p. 182.
被引量:1
3
储槐植.《三论第三犯罪行为形式“持有”》,储槐植.《刑事一体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297-302、299页.
被引量:1
4
苗有水.
持有型犯罪与严格责任[J]
.法律适用,1998(5):12-14.
被引量:26
5
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1999.
6
P.H.科林.《英汉双解法律词典》,陈庆柏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第416页.
被引量:1
7
《法学词典》(增订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第666页.
被引量:1
8
陈正云,李泽龙.
持有行为——一种新型的犯罪行为态样[J]
.法学,1993(5):19-21.
被引量:19
9
于英君,张志勇.
论持有型犯罪的立法完善[J]
.法学,1996(5):43-44.
被引量:12
10
饶景东.
议持有型犯罪[J]
.中外法学,1993,5(6):47-49.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唐世月,谢家友.
论持有型犯罪[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5,17(4):29-33.
被引量:44
2
阮方民.
“持有型犯罪”与“占有型犯罪”辨析[J]
.政治与法律,1994(1):23-25.
被引量:4
3
储槐植.
论刑法学若干重大问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0(3):60-69.
被引量:56
4
张明楷.
简论非法持有毒品罪[J]
.法学,1991(6):33-35.
被引量:10
5
储槐植.
三论第三犯罪行为形式“持有”[J]
.中外法学,1994,6(5):20-22.
被引量:105
6
于英君,张志勇.
论持有型犯罪的立法完善[J]
.法学,1996(5):43-44.
被引量:12
7
[美]乔恩·R·华尔兹 何家弘译.《刑事证据大全》[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4页,第346页,第353页.
被引量:27
8
陈玮直.《民事证据法研究》[M].台湾新生印刷厂,1970年版.第46页.
被引量:6
9
[英]戴维·M·沃克编 邓正来等译.《牛津法律大辞典》[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733页.第720页.
被引量:7
10
何家弘,张卫平主编.《外国证据法选译》(下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728,722-723页.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174
1
李学军,贺娇.
推定在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案件证明中的适用与规制完善[J]
.法学论坛,2024,39(2):119-130.
被引量:4
2
林家红.
奸淫幼女型强奸罪中的“明知”:定位、内涵及其证明[J]
.刑法论丛,2020,6(3):131-159.
被引量:4
3
王艳,年凯.
交易型合同诈骗案件的审查与认定[J]
.荆楚法学,2023(6):149-160.
4
东芳.
浅析民事诉讼中的事实推定[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538-540.
被引量:1
5
戴中祥.
刑讯逼供举证责任探讨[J]
.人民检察,2003(5):11-13.
被引量:4
6
王春林.
探析持有型犯罪[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2):55-58.
被引量:1
7
汤茂定,王健.
论事实推定的逻辑归属与适用原则[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4):103-104.
8
李永升,陈婕.
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研究——以刑事实体控制为视角[J]
.海峡法学,2011,13(1):103-110.
被引量:1
9
卞建林,李树真,钟得志.
从逻辑到法律:推定改变了什么[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9(1):35-54.
被引量:22
10
龙洋.
非法持有型犯罪问题的研究[J]
.中外法学,1999,11(3):97-100.
被引量:31
同被引文献
49
1
彭卫东,沈言.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溯及力认定[J]
.人民司法,2012(2):15-19.
被引量:4
2
顾学峰.
浅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自首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S1):37-39.
被引量:8
3
殷玉才,李清伟.
浅论持有型犯罪[J]
.宁夏社会科学,1999(4):35-37.
被引量:1
4
李宝岳,吴光升.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及其证明责任研究[J]
.政法论坛,1999,17(6):65-70.
被引量:61
5
骆梅芬.
英美法系刑事法律中严格责任与绝对责任之辨析[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5):114-119.
被引量:38
6
王松波.
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之举证责任[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5):67-69.
被引量:24
7
苗有水.
持有型犯罪与严格责任[J]
.法律适用,1998(5):12-14.
被引量:26
8
赵煜.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共犯问题[J]
.中国检察官,2013(16):26-28.
被引量:4
9
李恩慈.
刑法中的推定责任制度[J]
.法学研究,2004,26(4):28-36.
被引量:26
10
张丽霞,刘建民.
试论持有的性质与持有型犯罪的特征[J]
.河北法学,2005,23(2):138-14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陈洪兵.
持有型犯罪的正当性根据及其适用[J]
.东方法学,2016(3):71-80.
被引量:22
2
郑志磊,姜世波.
新《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下涉特定物质违纪处罚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1):42-48.
被引量:3
3
陈自强,高扬.
浅析持有型犯罪之主观罪过[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6):64-69.
被引量:1
4
琚明亮.
证明困难视阈下的事实认定与刑事推定[J]
.政治与法律,2020,0(2):27-36.
被引量:21
5
于沛鑫,于浩.
非法持有枪支罪主观故意的认定[J]
.中国检察官,2014(20):17-1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1
1
周振杰.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刑事定罪条款与中国刑法应对[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5):105-120.
2
周振杰.
企业合规的刑法立法问题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5):42-54.
被引量:40
3
汪隽,曾彦雅.
检察官客观义务视角下的刑事举证责任——基于《刑事诉讼法》第51条的展开[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1,42(4):64-68.
4
李学军,贺娇.
推定在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案件证明中的适用与规制完善[J]
.法学论坛,2024,39(2):119-130.
被引量:4
5
李崇涛.
规范解读与反思:涉罪居间交易毒品行为的定性与证明[J]
.刑法论丛,2020(1):271-297.
6
陈喆,陈佳贝,杨常雨.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我国生物恐怖主义的法律治理[J]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2023(1):64-95.
7
周权.
对非法持有枪支罪的再审视——以天津赵春华非法持枪案为例[J]
.萍乡学院学报,2018,35(5):55-58.
被引量:1
8
卢星翰.
实行行为的认定依据及其分则展开[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4):1-5.
被引量:1
9
陈洪兵.
持有型犯罪的立法扩张与司法限缩——基于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的平衡[J]
.北方法学,2017,11(2):70-85.
被引量:11
10
李翔.
立场、目标与方法的选择——以赵春华案为素材刑法解释论的展开[J]
.东方法学,2017(3):106-110.
被引量:12
1
徐贵银.
论刑法中持有的性质[J]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0(9):116-116.
2
刘艾涛.
持有型犯罪研究[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1):74-77.
3
张翠蓉.
持有型犯罪之主观特征研究[J]
.铜仁学院学报,2008,2(5):8-12.
被引量:1
4
马发明,赵遵国.
开展立法后评估的几个问题[J]
.人大研究,2009(1):40-42.
被引量:11
5
孙阳.
简论携带凶器盗窃[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27(11):157-159.
6
李可,黎祐彬,沃近.
论持有犯罪[J]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14(4):42-47.
被引量:1
7
矫春晓,秦秀春.
论财产刑适用中的几个问题[J]
.山东审判,2001,17(3):13-15.
8
张曙光.
论持有的实质——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为例的分析[J]
.刑事法评论,2010(1):426-441.
被引量:3
9
胡萍.
严格责任在中国持有型犯罪中应限制性适用[J]
.学理论,2012(5):52-53.
10
杨书文.
略论新《刑法》中的持有型犯罪[J]
.研究生法学,1997,0(3):40-43.
被引量:4
社会科学辑刊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