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伤寒论》方配伍规律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伤寒论》方组方严谨,用药精湛,配伍合理,疗效显著,被尊为经方。其常见配伍用药规律有相辅相成、相反相成、阴阳对立、寒热并用、舍性取用、反佐、药对、相畏相杀等,对现代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
秦荣
王玉香
王景洪
机构地区
陕西中医学院
出处
《河南中医》
2009年第3期225-226,共2页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伤寒论》
张仲景
配伍规律
经方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7
1
黄力.
《伤寒论》方剂配伍组成思维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8-10.
被引量:3
2
全世建.
《伤寒论》中方剂配伍理论浅探[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5):13-14.
被引量:2
3
王建平.
《伤寒论》方药配伍特点初探[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1997,7(1):40-42.
被引量:1
4
高思华,姜建国.
张仲景方剂配伍特点浅析[J]
.中医杂志,2003,44(4):305-307.
被引量:4
5
陈宁勇.
论《伤寒论》相反相成组方特点[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5):267-269.
被引量:2
6
任清良,皮兴鸥.
试论仲景组方用药的阴阳配伍[J]
.四川中医,1990,8(12):6-8.
被引量:4
7
杨丽.
仲景方剂配伍的对立统一性[J]
.国医论坛,2002,17(3):3-3.
被引量:3
8
张闻东.
《伤寒论》组方配伍辩证思想探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2):173-174.
被引量:2
9
张红艳,屈凯.
浅析《伤寒论》对黄连的配伍应用[J]
.河南中医,2006,26(10):5-6.
被引量:5
10
徐成贺.
《伤寒杂病论》药物配伍规律的考证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8):503-50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马林生,肖庆慈,周述华,杨秀英,毛小平.
药对研究的思路和方法[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6(1):24-26.
被引量:6
2
滕佳琳.
药对沿革及理论研究概要[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3):33-35.
被引量:19
3
赵智强.
中医复方药理的研究方法及注意事项[J]
.江苏中医,1995,16(9):34-36.
被引量:16
4
吴翠珍,陶汉华,张宗圣.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药统计及相关研究[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2):125-128.
被引量:19
5
何赛萍.
调节脏腑气机治疗失眠症[J]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6):346-347.
被引量:12
6
胥庆华 刘丽云 等.中药药对大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
被引量:3
7
章楠.医门棒喝二集·伤寒论本旨卷四·少阳篇证治:清同治六年丁卯(1867)聚文堂刻[M].,..
被引量:1
8
柯琴.伤寒来苏集[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162,214.
被引量:4
9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卷二)[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12.
被引量:1
10
吴瑭.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12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74
1
刘萍.
《伤寒论》芍药-甘草药对量效关系探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3):67-69.
被引量:7
2
王新国.
药对的应用研究及其前景[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3):78-79.
被引量:2
3
赵金尧,陈春保,杨辉.
赤芍及其相关药对中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
.广州化学,2005,30(3):35-38.
被引量:5
4
黄浩,周琳,姜标.
丹参-赤芍配伍的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4):18-22.
被引量:10
5
陈颖,曹莉,韩佩玉,蒋永光.
中药药对研究现状概况[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6):380-382.
被引量:2
6
肖家军,方晓阳.
肝癌古今药方统计结果之比较[J]
.医学与哲学(B),2006,27(10):74-75.
7
张志芳,郭静,刘晋权,程振芳.
近十年来中药药对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07,26(1):70-72.
被引量:5
8
程巧鸳,李范珠.
近五年经方配伍规律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7):66-69.
被引量:3
9
陈健德,洪燕珠.
中药药对的研究进展与思考[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4):56-57.
被引量:6
10
王曼华,孙化萍,梁建卫.
经方“药对”配伍理论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59-60.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47
1
罗桂香,尹抗抗,谭达全.
半夏泻心汤及其有效组分黄芩苷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黏膜保护作用和对TNF-α影响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19-20.
被引量:36
2
魏辉.
半夏泻心汤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NO和MDA水平的影响[J]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4,27(2):206-206.
被引量:1
3
姜惟,顾武军,周春祥.
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鼠血清IL-2I、L-4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0):750-752.
被引量:27
4
朱人敏,秦苏堤,金鑫鑫,许文安,王震凯,王琳.
幽门螺杆菌分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0):911-912.
被引量:11
5
温长路.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J]
.河南中医,2007,27(3):1-6.
被引量:3
6
谭达全,邓冰湘.
浅谈半夏泻心汤之辛开苦降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J]
.新中医,2008,40(2):103-104.
被引量:10
7
杨洪滨,李志坚,于楠楠,金迪,赵秀梅,崔浩.
冰片对血眼屏障通透性的影响[J]
.国际眼科杂志,2008,8(8):1576-1578.
被引量:18
8
王长洪.
董建华运用《伤寒论》寒热并用法的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0):1652-1654.
被引量:5
9
王棋.
半夏泻心汤加味辨证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及其对IL-8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12-13.
被引量:5
10
林穗芳,刘敏,余绍源.
寒热并用法在辨治脾胃病中的应用[J]
.新中医,2009,41(12):107-10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李高申.
从《伤寒论》组方特点看张仲景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J]
.河南中医,2009,29(6):526-527.
被引量:1
2
陈玉礼,黄干荣,赵丽娟,黄衍强.
评价半夏泻心汤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的免疫指标[J]
.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58-60.
被引量:6
3
李薇薇,姬卫国,邵雷,梁鹤.
《伤寒杂病论》同药异量方探析[J]
.河南中医,2017,37(5):754-758.
4
张丛青,亢泽峰,褚文丽,亢一卜.
仲景组方心法在中医眼科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7,27(6):392-39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林飞,王阶.
系统生物学在经方配伍规律研究中的运用[J]
.中成药,2014,36(6):1323-1325.
被引量:8
2
陈淑群,梁万金.
中药内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6):642-643.
被引量:4
3
陈冬建.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71例[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6):44-45.
被引量:6
4
陶飞宝,何钦,叶旭星,徐斌.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19,38(8):1-3.
被引量:3
5
黄金红,王平娟.
三黄六君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9):146-148.
被引量:1
6
程若洲.
胃炎治疗中医半夏泻心汤的应用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4):167-167.
7
武润泽,刘欣琦,董莹,薛璐,何立.
梅杰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3):339-342.
被引量:2
8
钟洁媚,吕雄,汤海欣,陆梓华,陈晨.
基于仲景血脉不利理论浅析糖尿病微血管病变[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30(4):11-14.
被引量:2
9
乔艳,房玲,杨惠卿,焦俊英.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像及病理表现相关性分析[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0(3):26-29.
被引量:24
10
赖思艺,罗雨薇,方圆,刘光辉.
升清降浊法治疗眼病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3,33(2):143-147.
被引量:2
1
姜建国.
张仲景“舍性取用”组方思维的探讨:兼论半夏泻心汤[J]
.河南中医,1995,15(5):270-271.
2
周祯祥.
相畏相杀刍议[J]
.湖北中医杂志,1991,13(2):40-41.
3
加佳.
食疗配伍的讲究[J]
.中国保健营养,1999(10):47-47.
4
张斌,刘超.
HPLC法分析甘草-延胡索配伍后主成分的含量变化[J]
.今日药学,2010,20(3):31-33.
被引量:2
5
李向军.
阳气在阴阳对立中的主导作用[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5):825-825.
被引量:2
6
张少麟.
谈仲景“舍性取用”的方药配伍[J]
.中国疗养医学,2013,22(9):841-841.
被引量:1
7
王晓群,张国骏.
探析《伤寒论》中的舍性取用[J]
.天津中医药,2013,30(11):667-668.
被引量:3
8
王瑞丰,杨荣阁,张永萍,吕翠霞(指导).
初探仲景经方中的舍性取用[J]
.现代中医药,2006,26(1):48-49.
被引量:4
9
姜建国,倪方利.
半夏泻心汤的疑难问题与临床应用[J]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10):583-585.
被引量:24
10
林化.
浅谈中药复方的阴阳对立观[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7):87-88.
被引量:1
河南中医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